多尔衮真娶了孝庄太后吗?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

如题所述

这是南明儒将张煌言所写《建夷宫词》里的两句,所指的就是清初三大案之一的太后下嫁之谜。太后是顺治帝生母,皇太极之妻孝庄太后;下嫁的对象是皇太极的同父亲弟弟、顺治帝的亲叔叔多尔衮。此诗为南明士人所写,满满的华夷之辩,“建夷”如此野蛮,竟不顾纲常礼教,小叔子娶嫂嫂,真是天理不容。从心理、感情上自然是希望抹黑“建夷”。但是太后下嫁这事儿到底是真的假的?咱们可以从顺治朝时多尔衮称号称号演变窥探一二。


多尔衮和孝庄

一、多尔衮称号演变

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顺治皇帝以六岁之龄承继大统。清朝皇帝可谓孤儿寡母,臣下八旗贵族虎视眈眈;外部明朝崇祯皇帝仍在垂死挣扎,力图中兴大明。清朝内外环境并不乐观。六岁继位的顺治自然需要辅政大臣的帮助,皇太极给他留下的是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二人并称摄政王。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中原,九月孝庄、顺治定都北京。入关后多尔衮称号出现了明显变化。


顺治和孝庄

顺治元年十月初一,顺治皇帝在北京再次祭天告极显示自己为天命所归(第二次的继位仪式,第一次在盛京)十日颁布诏书,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只因多尔衮一手包办了对明战争,招降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清军几乎兵不血刃直抵北京,多尔衮功劳太大,远非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可比。

顺治二年在多尔衮指挥下,清军克扬州,定江南,统一战争出奇的顺利。多尔衮功劳再上新台阶,清朝内部则开始商议对多尔衮的封赏。济尔哈朗提议: “(对多尔衮)一切仪制, 亦应加礼。”赵开心则忙捧臭脚上疏:“臣以为当于叔父上加一皇字, 庶上下辨而体统尊”(《清世祖实录》),最终里礼部给多尔衮的册封诏书就以“皇叔父摄政王”为主语。


多尔衮

南明败局已定,清朝统一之战基本快结束。同年十一月,顺治皇帝“恭奉太祖配天,四祖入庙。”举行了清皇室入太庙仪式,显示清朝入主中原的正统性。在这个隆重的祭祖典礼中,自然免不了大加封赏,对多尔衮直接升级为了“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 俱书皇父摄政王”。(《东华录·卷六》)至此终于出现了所谓的“皇父”问题。也就牵扯出了多尔衮和嫂嫂孝庄的“私情”。


多尔衮和孝庄

二、满汉文翻译的区别

应当指明,虽然清朝是中华正统王朝,但是毕竟是少数民族,而且刚刚入关,仍保留了少数民族风气,和中原文化难免格格不入。比如清朝的官方文字是满文,诏书的写法也是先满文,后翻译为汉文。这就出现了翻译问题。

根据《满文内国史院档》所载的满文原文诏书来看,最开始的“皇叔父摄政王”满文写为“doro be aliha han i ecike ama wang”(直译为:汗的摄政的叔父父王),到了“皇父摄政王”这里就写为“doro be aliha han i ama wang”,去掉了“ecike”(叔父),所以变成了汗的父王。但是满文皇父或者皇阿玛应写作“han ama”,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皇父摄政王”并没有出现在满文诏书中。


孝庄和顺治

三、歧义原因分析

其实从第一个称号“叔父摄政王”到第二个“皇叔父摄政王”就已经出现了区别,从汉字方面看不出,但是满文上就有了很大不同。顺治初年摄政王是两个人,多尔衮和济尔哈朗(顺治堂叔),所以满文“叔父摄政王”最早的写作是“叔父”二字在前,“摄政王”在后,即ecike doro be aliha wang先亲情,再权力。

但是到了入关之后,多尔衮功高震主,权势极大,压得济尔哈朗根本抬不起头,所以才有了“皇叔父摄政王”之议。再之后,即顺治五年给多尔衮的满文诏书写法就是“摄政”在前,“叔父”居中,最后又添上了“父王”二字,即上文说写的:汗的摄政的叔父父王。把政治意味很浓厚的“摄政”提到前面,自然显示的是多尔衮的权势,多尔衮虽在臣位,但天下都是他打的,坐在皇位上的小孩顺治,多尔衮自然不能放在眼里。


顺治皇帝

“父王”居后,但这个“父王”并非汉语的父王,而是跟随复合于“叔父”二字,可以理解为对“叔父”的尊敬,因为多尔衮功劳太大,怎么表示尊敬也不过分嘛!就像周武王称姜太公为“尚父”、项羽称范增为“亚父”一样。


清朝的双语诏书

四、尊长为父的满族习俗

如果再从更深一层挖掘,满族的确有尊长为父的习俗。远的不提,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明令近臣、近身侍卫、女婿要称努尔哈赤自己为“父贝勒”;一般旗人则要称努尔哈赤为“大汗”。通过“父”字表示尊敬、亲近。就像清朝入关后,对皇帝满族大臣才能称“奴才”显示亲切,同时提高对皇帝的尊敬一样。满族大臣自然不可能是真正的奴隶,所以“父贝勒”自然不可能是真父亲。

对外更需如此,天命八年的蒙古给满人的誓词“若背逆汗父而行, 乞上苍明鉴”(《满文老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