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亨佐达罗城为什么会毁灭??

如题所述

20 世纪初,一个振奋人心的考古发现,解开了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为之争论不休的一个科学课题——谁是印度古代文明的主人。随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古城的发现和发掘,迷雾终于拨开,历史以其无可辩驳的真实,向世界宣布:是黑色皮肤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印度古代灿烂的文明,而不是入侵的雅利安人。印度河流域无愧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辉煌的哈拉帕文化 这两座古城遗址连同此后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的其他古代城市文化遗址,分布在东西约1500 公里,南北约1100 公里的广袤地区,历史学家将它们称之为哈拉帕文化。这些古城中又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城规模最为宏大。
从遗址的发掘中,人们惊异地看到了古代达罗毗荼人非凡的创造历史的伟力。
这两座古城的建筑形制大致相同,周长均在3 英里以上。其中摩亨佐·达罗占地达260 公顷,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四周建有高耸的塔楼。
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建筑。除此以外, 古城还有宽阔的大道、合理配置的小巷、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精致的汲水井等。
这些都显示了古达罗毗荼人建造城市时的周密设计和高度的技术水平。
遗存在城里的还有各种农业生产器具和手工业工具;农产品有棉花、麦类、椰枣、瓜果;家畜家禽已广为驯养,品种有水牛、绵羊、骆驼、狗、马、鸡等;工业品有素陶、彩陶、纱、布、青铜器皿;最引人注目的是遗物中还发现有刻有犀牛的印章以及大量的石制砝码。从对比中,我们知道当时达罗毗荼人已掌握了十进位制的计算规则,重量的基本单位是0.86 公斤。一具用贝壳制成的尺子的碎片上镌有精密的刻度;城里还发现有船只,这使人们相信,当时在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已经发达起来。许多商人聚集在城里经营商业,并且跟海外发生了贸易往来。
出土的文物中,还有大量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等, 其中护身符印章尤多,达2000 余枚。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印章上的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据统计将近有400 个左右,有人形、鱼形、脚形、桌形等,虽迄今未能准确辨认,但人们却有理由判断,当时的文化艺术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总之,古代的摩亨佐·达罗是一座繁荣美丽的城市。同时也说明在公元前 2500 年左右,印度次大陆地区已经进入了早期的国家阶段。这座城市也许是当时统治者的都城。
摩亨佐·达罗的突然毁灭 虽然摩亨佐·达罗的繁荣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然而,在历史学家的眼里,也只能是一瞬间的过眼烟云。到了公元前18 世纪中叶,哈拉帕文化突然衰落了,印度河流域很多地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尤以摩亨佐·达罗为甚。发掘中除燃烧的残迹外,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男女老少的尸骨,整座城 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称之为“死亡的山丘”。
摩亨佐·达罗是怎样毁灭的呢?这又成了考古学家探测的重要课题。
有人设想是由于城市内部发生剧烈的变革和斗争的结果。但是这种设想似乎缺少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又有人认为雅利安人的入侵是导致这一毁灭过程的基本原因。虽然这种观点找到了考古文献的佐证,如俾路支诸部落、临近伊朗的诸部落、或与印度河流域文明相近的周边各部落,很可能都先后参与了这一过程。考古资料证明,他们确实入侵过这一地区的。然而,究竟是哪个部落首先进入这一地区的?谁是这种“英雄行为”的创造者呢?无论从史实还是从有关参与这一过程的部落神话或传说中.都找不到哪怕是模糊的一鳞半爪的资料。
通过科学家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这个历史之谜终于解开了。原来它是被一场特大的爆炸和大火毁灭的。巨大的爆炸力不仅使古城半径1 公里内所有建筑物被摧毁,而且使走在街上和呆在家里的人和动物,都遭到了毁人性的杀戮。原来是自然灾害摧毁了这座繁荣而美丽的古代城市。
科学家证实,这种巨大的爆炸力来源于大气中电磁场和宇宙射线的双重作用。空气中非常活跃的化学微粒,导致气溶胶的产生,并迅速积聚占据了广阔的空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球体。这种物理化学性球体有的被称之为“冷球”,这是一种未曾燃烧起来的色暗不透明的“黑色闪电”;有的是一种“发亮”的球体,呈柠檬黄色或亮白色。
上述现象,自古至今,多有出现。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的编年史中就有关于在22 年冬季的第3 个月的一个早晨,空中曾出现一团明亮的火球的记载。古希腊罗马人也曾多次描述过这种现象。
大气中形成的大小不等的黑色或白色球体,能产生剧毒物质,使空气迅速毒化。摩亨佐·达罗的居民,大概是受到有毒空气的折腾后,紧接着又经历了剧烈的爆炸,使他们连同他们创造的文明一道同归于尽的。
古印度的长篇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曾隐约地提到了摩亨佐·达罗文明被毁一事。诗中描述了“天雷”和“无烟的大火”、“惊天动地的爆炸”、以及高温使河水沸腾、游鱼煮熟的悲惨景象。
科学总算暂时解开了这一历史的千古之谜。但是,还有新的解释吗?科学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画下的只是一个暂时的句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6
哈拉帕文明
南亚次大陆文明最古老的文明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由于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所以它被称为哈拉帕文明。它大致存在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为250多处,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萨雷·科拉和坚戈,南至濒临阿拉伯海的坎吉塔尔,东达今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普尔,西抵今巴勒斯坦与伊朗交界地区的苏特卡根·杜尔,南北纵深1100多公里,东西横跨1600多公里,覆盖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哈拉帕文明的发现对南亚和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把印度历史年代和文明年代的开端上溯了1000多年,从而使古代印度进入了人类文明发源地的行列。
在哈拉帕文明时期,印度河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时文明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锻铸和焊接技术。虽然石制的刀、罐等仍然在使用,但铜或青铜制的斧头、凿子、镰刀、矛、短剑、鱼钩、碗、镜子等生产、生活用具和武器已属常见。农业是哈拉帕文明的基础和主要部门,由于铜器出现,农业更加发达,人们使用青铜鹤咀锄等耕种田地,用水牛、牦牛等作牵引,犁是木制的。栽培的主要作物有大麦、小麦、棉花、胡麻、香蕉等。棉花的栽培是古印度居民最突出的农业成就。个别地区还种植了水道。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人们已经驯养了黄牛、山羊、绵羊、猪、狗、象、骆驼、鸡等。狩猎物有鹿、野牛、虎、熊、野兔和鱼类。
在这一时期,印度的手工业也达到了较高水准。纺织和陶器制造是当时主要的部门,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当地许多家庭都有纺车。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擅长制造一种很具特色的红色陶器,这种陶器十分结实耐用。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也日渐活跃。这是印度不但内部贸易兴盛,国际贸易也很频繁。人们在哈拉帕文明遗址中发现了有螺旋头或动物头的别针、有插口的铜或青铜手斧等西亚的器物,还发现了玉、天青石、绿松石等宝石,这些都不是印度所产,而是通过与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和中亚的贸易得到的。后来人们又在坎贝湾附近的罗塔尔发现了一座长216米宽37米的巨大船坞,还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水道,来自西亚、中亚、北非的商船把各种宝石、工艺品、矿产等运到这里再输往各地,而次大陆的木材、棉花、纺织品、象牙、香料也从这里运往海外。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和繁荣,城市的精心规划与建设是哈拉帕文化的重要特征,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其中杰出代表。这两个城市的面积和布局都很相似,大约各占地85万平方米,均由西面的上城(也叫卫城)和东面的下城(即居民区)两部分组成。城市的街道十分整齐,宽大的主街和狭窄的小巷纵横交错,街面由规则的方砖铺成,下面有四通八达的排水沟。哈拉帕的下城内建造有许多居民的房屋和不同的店铺,上城由高达13米多的城墙环绕,其人口大约在3万左右。摩亨佐·达罗的城内有谷仓、浴室、餐厅等许多建筑物,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位于上城北部的一个长12米、宽7米、深2.5米的漏天大浴场。它的南北两边都有通向池底的阶梯,池底和池壁都砌了好几层砖,并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沥青以防止漏水。该城大约有人口4万人左右。另外,从这两个城市的遗址中也反映了贫富差别,富人住在宽敞明亮、设备完善的两层或三层的楼房中,而穷人的住所往往底矮简陋、十分拥挤和杂乱
印度种姓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种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由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两大瓦尔那集团的出现是征服战争的直接后果。征服次大陆的雅利安人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称为“达萨”(Dasas),意为“敌人”(后指“奴隶”)。于是种姓制开始萌芽,产生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这种根据肤色来划分居民等级的做法。种姓制度的产生也是雅利安人内部分化的结果。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之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内部已经有了贵族和平民的区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由游牧生活转入农业定居生活,随着社会经济与劳动分工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也日益加剧,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瓦尔那集团的划分,终于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第一等级为婆罗门,由主管宗教祭祀的僧侣贵族组成,他们掌握神权和教权。第二等为级刹帝利,由王族、官吏和武士构成,他们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为吠舍,由雅利安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他们是从事农、牧、工、商等业的平民大众。第四等级为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中有雇工、奴隶,也有各行各业的独立生产者。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最受人们鄙视。贱民只能住在与世隔绝的村庄或城镇外面的住房里,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不洁”职业,如充当屠夫、刽子手、掘墓人、承办丧葬者、皮革工人、清道夫等。他们必须穿破旧的衣服,用别人遗弃的破容器吃饭。贱民只能使用他们自己的寺庙和水井,并小心避免沾污其它高种姓的人。走在路上时,他们要在身上挂一个响铃,或敲击某种器物,以告知高种姓的人及时躲避。人们把接触贱民甚至看到贱民都视为极为不幸的事。
(6)种姓制度的特征
按照家庭血统划分贵贱,种姓之间界限森严,职业世袭和实行内婚制是印度种姓制度的重要特征。高级种姓出身的后代理所当然的属于高级种姓,低级种姓出身的子女,因为血统的关系仍然是属于低级种姓。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此外,种姓制度在饮食等社会生活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可以吃。许多印度人宁肯饿死,也不愿食用较低种姓准备的食物。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世袭的规定有所松动,高级种姓的人因为贫困可以去从事农耕和经商等原来低级种姓的职业,但低级种姓的人却不能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社会分化加剧和混婚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出现了允许“顺婚”,禁止“逆婚”的变通办法,也就是高级种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级种姓的女子,但低级种姓的男子不能娶高级种姓的女子,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7)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和《摩奴法典》
统治阶级利用婆罗门教给种姓制度披上一层神圣的宗教外衣。婆罗门教是由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演变而来的,它把《吠陀》作为经典。吠陀(Veda)一词是“知识”、“学问”的意思,是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它由《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组成,其中《梨俱吠陀》最古老,成书于公元前1500年—1000年,是吠陀经典的核心,也是印度文化思想的源泉。
第2个回答  2013-07-06
摩亨佐达罗原是古印度的一座城市,大约在公 元前15 世纪突然地从地球上消失了。几千年来,这 一直是个谜。只有古印度长篇叙事诗《摩诃婆罗多》 里提到了这件事:一个令人目眩的天雷和无烟的大 火,紧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爆炸。爆炸引起的高温使得 水都沸腾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