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内账的做账步骤怎么做呢

如题所述

下面是内账的一般步骤:

①借: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②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按照销售量的实际数),结算成本;

④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⑤最后,登记总账,“本年利润”借贷方相减。借方余额表示亏损,贷方余额表示赢利。

扩展资料

内账是公司内部的真实账目,记载了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看的,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要列进去,所有真实业务发生的单据都要做。简而言之,内账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反映了企业最真实的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各个科目的余额。

与外账的区别

外账是报给税务局的,内账是给自己看的。一般来讲,公司是一本账,无内外账之分,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不允许列支的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无法在账单中反应,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两套账。相对于内账而言,外账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据做账,是对外的套账,存在一定的虚假成份。

内部控制是指被查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要素组成。

A、在控制环境中,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是否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影响等,都对是否设“账外账”、或者设“账外账”的比率、大小有重大影响。

B、会计系统应为每笔交易提供一个完整的“交易轨迹”。所谓“交易轨迹”是通过编码、交易索引和联结账户余额与原始交易数据的书面资料所提供的一连串的迹象。其中对发运单、销货发票是否均预先编号并登记入账的测试以及销售截止测试,也是我们经常要运用的方法。

C、了解控制程序中的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独立稽核等对查出“账外账”大有帮助。

所以,如果被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很完善、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执行,那“账外账”存在的可能性就相对小一些;如果被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甚至紊乱、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良好但没有得到了有效的执行,那“账外账”存在的可能性就相对比较高。

参考资料

内账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1

内账的做法与外账的做法一样,只是多计入了一些收支而已。

内账是公司内部的真实账目,记载了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看的,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要列进去,所有真实业务发生的单据都要做。简而言之,内账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反映了企业最真实的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各个科目的余额。

1.填空式做账——只需录入来往和金额,凭证一键生成

填空式做账

录入金额后,一键生成凭证。

一键生成凭证

查看凭证

然后呢,可以打印凭证,是不是超简单?


2.各类报表自动生成

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总账;三栏明细账等等应有尽有。

各类报表

3.复核下,看看有没有错误

4.纳税申报

第2个回答  2015-09-21
一、附带原始凭证
  1、企业涉及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在内账中反映。
  2、无法在外账处理的账务,其原始票据粘连在内账凭证后;在外账中反映的账务,其原始票据无法附在内账中,可在内账分录中注明“见外账×月×号凭证”以方便查阅或以复印件代替,但应考虑复印多少及成本问题。
  二、票据
  只要是正式的发票、或是财政部门监制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据,都可以用来记账,但选用做外账的单据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要见票就做,还要把握投入产出平衡。
  三、内账和外账的现金日记账的数额(就是库存现金)相差很大怎么办?
  1、内账就是公司内部真实账目,一般的公司存现金的比例不会很大。
  2、外账是对外的套账,存在一定的虚假成份。按库存现金管理规定,只要三至五天的零用现金,因此也不可能很大。但由于相当部门现金实际已经支付了,但无法在外账中反映,从而造成外账的现金偏大。目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把这部分现金以往来款形式转出去。
  四、做外账跟做内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内账要记录少申报的收入以及对应成本、费用等,还有外账不允许列支的部分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内账应该是外账的一个补充,在外账不存在虚开虚列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应该是企业真实经营状况。
  五、内账好做还是外账好做?
  当然是内账好做。内账就是内部使用的账,也是最真实的账,按照会计准则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外账的话,很多单位都掺假,为了粉饰效益或者逃税等目的,所以要想尽各种办法把账做得漂亮,还要担心风险。
  有时也未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内账做准难,做到利于管控更难,外账做规范难,做到以假乱真更难。
  六、外账和内账应该如何分开做?
  1、因为内账是内部管理的,所以所有真实业务发生的单据都要做。
  2、外账是应付税务局等部门的,账是“做”出来的,采用的是选择性单据。很多做两套账的企业,做内账顾不了外账,做了外账又顾不了内账。
  3、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很简单实现内账外账的方法:先做外账,外账凭证打印两份,其中一份做内账附件,这样查内账就很简单容易找到原始凭证了。
  七、内账和外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有什么区别?
  区别不大,对于会计科目,外账是严格遵用 ,而内账则是灵活采用或变通。
  八、做外账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外账步骤
  1、首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各种账簿要设置齐全,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根据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4、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
  5、结账、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6、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7、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二)、注意事项
  1、按照单位所属行业正确使用会计科目。
  2、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成本费用核算,掌握成本费用列支范围、扣除标准。
  3、熟悉税收政策、各种税费的税率、计提依据等。
  九、如何查企业外账?
  账外账目前已成为企业逃避缴纳税款的一种主要方法,它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入材料不需或不能取得合法凭证,而销售产品又不需开具发票的情形下,在正常设置的账簿以外设立的一种账。由于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流行。同时,账外账由于纳税人以不需供货方发票为由,压低购货成本,可能导致供货方不缴或少缴税款;而纳税人自身又由于销售的货物不开具发票,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款的流失,因此危害很大。
  (一)、在检查前要对企业基本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即对检查对象有个基本判别,该企业是否存在账外账?具体可以从企业生产规模、纳税申报情况、同类企业比较、主要销售渠道、主要原材料及进货渠道、用电量等几个方面综合加以分析。
  (二)、突击检查。
  对企业的账外经营一般比较难以查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力,尽可能多地发现账外账的第一手资料。
  1、应该对存放财务及经营资料的地方如企业财务科、销售科等部门进行检查,责成纳税人提供与税收有关的账册、凭证,如合同、收据、现金日记账、收料及发货记录单等;
  2、对纳税人的货物存放地进行检查,责成纳税人提供与购进及销售货物有关的资料如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发货单等;
  3、对纳税人的电脑记录加以检查,往往有些企业对生产进度、员工考核、业务费支出、应收应付账款等资料都录入了电脑,对这部分资料进行检查同样很有必要;
  4、对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检查,查看企业固定资产是否全部入账,原材料入账、使用、报废情况,车间生产产品情况等;
  5、要了解企业在银行开立的所有账户情况,包括企业负责人、销售主管、财务主管是否有长期信用卡或私卡,目前大部分账外经营的货款往来都在企业或财务负责人的信用卡或私卡里交易。
  (三)账证检查。
  如不能直接发现证据,在只能就账查账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对记账凭证中所有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如业务费结算、是否有按工时结算的工资记录、邮寄费、车旅费凭证、运输发票凭证等,从中发现线索;同时,要了解企业产品情况,如一定数量或金额产品的耗电量、耗时量、投料比例等。
  十、如何查企业有没有账外经营?
  1、账户核对法。  
  一是到企业的开户银行调查其开户情况,掌握其全部银行账户,然后同其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如果所掌握的账号比提供的多,就有账外经营的情形存在。
  二是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对银行对账单上有业务记录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无记录的经济业务事项应作重点调查。
  三是将销售收入明细账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中有关记录进行核对,如果存在库存商品明细账有减少记录,而销售明细账无记录的现象,应进一步调查库存商品的去向,检查是否有隐匿收入的行为。
  四是将生产车间的生产记录与库存商品入库单核对,检查有无将库存商品少入库或不入库而进行账外经营的现象。  
  2、投入产出核对分析法。  
  即在掌握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生产部门的消耗与产出配比,计算出产品的产量,再按企业产销比率计算出企业应实现的收入,然后与企业实际销售收入进行对比,若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存在隐匿收入不入账的问题;还可以将企业生产部门的生产统计日报、月报和年报中反映的产品产量与会计账表所核算的产品入库产量进行核对,若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产品不入账、账外销售的问题。  
  3、核对营销业务记录法。  
  企业销售业务一般在营销部门都有所记录,可以通过核对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并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相比较,如果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现货交易或销售收入不入账、账外设账、偷逃税款等问题。  
  4、突击盘点法。  
  即对库存资金及存货进行突击检查,从中查找漏洞。
  一是对库存现金的盘点采取临时检查的方法,检查其账实是否相符。如果盘点的实际数大于账面数,且无正当理由的,就很有可能存在账外经营,需进一步进行核查。
  二是对存货实施突击盘点,如果实际数量、品种要比账面多,说明有库存商品少入账或不入账的现象,应进一步检查其是否存在账外账的情形。  
  5.票据、存根核对法。  
  企业的票据、存根是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核对票据存根和会计记录可从中发现账外收入。将单位对外开具的发票、收据存根联与记账联逐一进行核对,检查记账联是否有缺号的现象,是否与存根联相符;同时将发票、收据存根与销售合同核对,检查企业有无隐匿收入、设置账外账的行为。
第3个回答  2023-01-08

下面是内账的一般步骤:

①借: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②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按照销售量的实际数),结算成本;

④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⑤最后,登记总账,“本年利润”借贷方相减。借方余额表示亏损,贷方余额表示赢利。

扩展资料

内账是公司内部的真实账目,记载了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看的,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要列进去,所有真实业务发生的单据都要做。简而言之,内账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反映了企业最真实的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各个科目的余额。

与外账的区别

外账是报给税务局的,内账是给自己看的。一般来讲,公司是一本账,无内外账之分,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不允许列支的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无法在账单中反应,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两套账。相对于内账而言,外账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据做账,是对外的套账,存在一定的虚假成份。

内部控制是指被查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要素组成。

A、在控制环境中,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是否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影响等,都对是否设“账外账”、或者设“账外账”的比率、大小有重大影响。

B、会计系统应为每笔交易提供一个完整的“交易轨迹”。所谓“交易轨迹”是通过编码、交易索引和联结账户余额与原始交易数据的书面资料所提供的一连串的迹象。其中对发运单、销货发票是否均预先编号并登记入账的测试以及销售截止测试,也是我们经常要运用的方法。

C、了解控制程序中的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独立稽核等对查出“账外账”大有帮助。

所以,如果被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很完善、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执行,那“账外账”存在的可能性就相对小一些;如果被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甚至紊乱、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良好但没有得到了有效的执行,那“账外账”存在的可能性就相对比较高。

参考资料

内账_百度百科

第4个回答  2015-09-13
一般的内账的做账比较简单,都是做流水帐(收入和支出),没有外帐那么多。
步骤是:前一天结存+当天收入- 当天天支出=当天结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