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工人退休工资偏低,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31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第2个回答  2020-10-31
企业退休工人对养老金待遇是由国家统一的公式计算而来的,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缴费年限(工龄)和缴费基数的问题。
根据我们国家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其中,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等于本人的实际缴费基数÷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的所有历年平均值。
可以说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挂钩最紧密了,缴费年限15年,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退休待遇只有缴费年限30年的一半。很多退休职工缴费年限(包括历史视同缴费年限),能达到40年以上。所以他们的养老金待遇还是比较高的,能达到三四千元。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关,如果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就越高。比如同样情况下,我们领取3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第3个回答  2020-10-31
不是很清楚,不好评论!追答

不是很清楚,这是国家统一标准啊!

这是国家制定的标准啊

第4个回答  2020-10-31
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待遇,它的这个计算方式是根据你的一个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包括你的一个视同缴费年限。还有就是社保的平均缴费指数来决定的。所以说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必须要保证自己有,足够长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才可以获得足够高的一个养老金待遇。
当然这个平均缴费指数,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平均缴费指数越高,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养老金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所以对于对于企业退休职工来讲,实际上较高的一个平均缴费指数,那么往往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
但是在企业单位职工工作的过程中,那么这个平均缴费指数这个关键的条件,都是按照一个最低的缴费指数来缴纳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所以说这样就直接影响到自己一个养老金的待遇了。因为没有按照实际的一个工资标准来缴纳自己的养老保险,要按照最低的缴费标准去缴纳自己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势必就会降低自己的这个平均缴费指数。
所以说企业单位职工退休之后获得的这个退休金待遇往往比较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平均缴费指数较低造成的。因为这样一来,作为企业单位来讲的话,实际上是可以降低员工的一个用工成本的,虽然劳动和合同法中明确规定所在的企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关系的要求来给员工购买社保!
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一定要按照员工本人的工资标准,来缴纳这个社保费用,所以说很多企业都是按照一个最低缴费标准来缴纳社保费用的那么这无形中就损害了员工本人的一个利益,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它承担的养老保险交费较低,自己这个员工退休以后实际上,就只能获得一个较低的养老金水平了。
反之实际上我们事业单位人员虽然从2014年10月份以后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但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按照职工的一个工资标准来缴纳这个养老保险的,并且很多事业单位都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待遇,所以说事业单位即使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之后,基本上是不会影响他实际的一个退休金待遇的。因为他都严格的按照职工的一个工资标准,来缴纳这个养老保险的费用,所以说最终退休之后也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退休金待遇。
第5个回答  2020-10-31
知道工人退休工资偏低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工作追答

知道工人退休工资偏低是什么原因吗 工人退休工资偏低是因为当地的消费比较低所以他的工资就比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