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的“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学而时习之的“而”释义:连词。

[出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扩展资料:

“而”的其他释义: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艰巨的任务。战~胜之。

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不烈,清~不淡。

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

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畏惧。

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来。

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5、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拼音:ér

释义:表顺接作用,并且

1、因而    

造句:我告诉他,而他则声称,这是由于我没能调好显微镜所致,因而他就为我调试,更确切的说是为他自己调试,而我再次观看,又看见牛乳。

解释:连词,表示结果: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即是民主的。

2、忽而    

造句: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

解释:忽然(大多同时用在意义相对或相近的动词、形容词等前头):~说,~笑|湖上的歌声~高,~低。

3、从而    

造句:虽然这看上去似乎结束了,但我们建议等待同步过程结束后,最后一次回看一下你的手机,从而你可以完全确定它已拥有了所有你最新的配置。

解释: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由于交通事来的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4、反而    

造句:当他非常开朗地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社交互动帮助,他的老师没有惩罚他的不恰当的举止,反而理解有时这些举动是因孤独症而起。

解释:连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之外:风不但没停,~越来越大了。

5、甚而    

造句:这些海上勇士,将酸臭的黄油掷向日本船只的甲板,用船索缠住日本船只的螺旋桨,甚而欲对捕鲸船船长遂行公民逮捕之责。

解释:甚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

第3个回答  2019-04-02
一种是顺接,意思是并且,如“学而实习之”就是“学了并且复习的意思”
一种是逆接,意思是但,却,如“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不被人理解但不生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0
学而时习之的“而”释义:连词。

[出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