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加班工资怎么算

如题所述

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为基本工资除21.75天除8小时乘300%。

加班费标准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单位没有支付加班费的处理方式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由其进行查处。投诉的注意事项:

(1)任何组织或个人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举报人要求保密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为举报人保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

(2)投诉(举报)应提供被投诉(举报)用人单位注册登记的全称、办公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投诉人(举报)姓名及联系电话、基本诉求等要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不再受理。

(3)投诉(举报)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投诉(举报)人应尊重工作人员,如实回答工作人员的提问,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的解释。避免可能导致对投诉(举报)无法调查处理的问题发生。

2、因支付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的,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加点费用及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

3、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如下:

1、申请立案。被公司辞退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2、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但是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仲裁;

3、开庭。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具体情况包括:

(1)仲裁机构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相互阐述自己的主张和意见;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调解裁决。仲裁机构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以下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等;

4、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