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的。
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理论框架。在该体系框架之内的该范式的理论、法则、定律都被人们普遍接受。
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库恩指出:"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
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在1960年之后是指在科学领域和知识论行文中的思维的方式。
范式的特点:
1.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
2.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
3.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先例。可以看出,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
扩展资料: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给出这个词语的现代用法,他指出范式是在某一个指定时间内一系列限定某一个科学学科的活动。他自己则比较偏好 exemplar 和 normal science 两个更有哲学意义的概念。他在其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定义科学范式为:
那些被观察和被检查的 那些会被提出的相关问题以及其希望被解答的 问题如何组织 科学结论如何被解释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库恩思想的这一特征,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引述库恩的某一解释来阐述自己的问题。因而不免出现某些偏差。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1987)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
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
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