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代为什么要向现代物流转型??

国际货代现在的劣势在哪?
国际货代为什么要向现代物流转型??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主要在经营思路上转变和经营范围上的括展不够。
并且国际货代行业历来竞争激烈,伴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履行,去年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已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同行加入。面对越来越透明的价格、越来越苛刻的客户,使得传统货代业务单一、技术落后的我国国际货代的弊端显露无遗,面对外资货代巨头咄咄逼人之势,内地货代业正谋求整合和蜕变,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如中外运、中远等国有大型物流公司包装上市;但是一些中小型货代公司仍不能很快的找准市场定位,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又因为我国货代正式对外开放,我国主要是国际货代中小企遭受外资巨头的直接冲击。加上对于内地普遍规模偏小、数量众多的货代企业而言,与国际巨头对比,显然在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均难以相抗衡。
我国上万家货代企业,普遍存在
1:管理体制不规范、货代定位不清、供应链网络狭窄、人才严重短缺等发展“瓶颈”。
2:网络化观念薄弱。据调查,目前我国货代业在网络化经营方面甚为薄弱,至今仍未有一家货代公司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代理网络,仅极少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网络。
1 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存在转型的可能:
近年,我国广义的现代物流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以海尔、宝钢、青岛啤酒为代表的第一方物流已经在进行探索性的运作;以沃尔玛、国美电器为代表的第二方物流已在进行实际运作。巨大的第三方国际物流市场已引起国外供应方极大的重视,一些中外合资、合作的物流公司已经在为船公司和我国企业提供国际物流服务。UPS(联合包裹)、DHL(敦豪)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已进入我国快递市场。我国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巨大的进出口贸易流量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我国一些国际货代、运输、仓储、邮政、电子商务企业都在朝着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方向发展。大到有数百万吨海运能力的运输企业,小到只有几台货运汽车的小企业都在争相包装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应该是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升华产生的。在我国,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将有可能在我国现有的以各种方式存在的3万多户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中产生,这是因为:
第一,国际货运代理一般的运作模式是:“发货人-货运代理-承运人-收货人”。而第三方国际物流的运作模式是:“生产者-货运代理-消费者”。在近年的实际经营中,国际货代企业都在朝两头延伸服务。特别是我国三资企业进出口的大量增加及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一再放开,国际货代的服务对象主体已经不是由传统意义的进出口商充当的“发货人”,而是由生产厂商出面的“生产者”。在中间环节,国际货代企业也不只是单纯作为海运代理,而是普遍增加了陆运拖车、代理报关、报检、代办保险、装卸、保管等服务。服务的终点过去是“收货人”,现在正根据客户的需求朝内陆,朝最终的用户延伸。国际货代企业具有集装箱运输“门到门”服务的经验,为延伸服务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一般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报关、报检企业提供的是单一品种的物流服务,而国际货代企业能够提供复合物流服务,而复合物流服务更接近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这也是国际货代企业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二、“外包”、“虚拟经营”是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国际货代企业一般具有这种特征的基础。现在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运作中充分运用掌握的信息资源,为适应世界各地对贸易的不同管制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基本上都是把运输(包括海、陆、空运)、仓储、加工、包装、报关、报检等运作“外包”给境内外其他企业,具有“虚拟经营”的性质。国际货代企业通过“外包”产生效率,是因为他对其合作的相关企业的服务水平、经营能力、经营理念有比较深的了解,能够为形成“一条龙”的服务在很多方面达成默契。国际货代企业最富经验的就是“虚拟经营”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挑选优势企业资源,整合成最优化的组合,由国际货代企业一家出面服务,使客户复杂的物流过程简单为“一票化”。需要现代物流企业具备的本领,国际货代企业在业务的实践中已经进行了“热身”。
第三,国际货代企业已经储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国际货代企业在运作中涉及货物运行路线长;参与的合作企业多;运作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繁杂等问题,经过多年的磨练,企业员工一般都具备了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外语、WTO相关知识,在业务上具有一专多能的操作技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般都有比较好的把握,这些实践和经验是物流运行中别的单一企业无法掌握和积累的财富。少数国际货代企业已经开始专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这使国际货代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 具备了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基础。
第四,国际货代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国际货代企业是我国近十年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少部分企业是从原有的国有企业中新生或分化出的业务单元,大部分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从一出生就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激烈市场竞争,企业没有那么多传统的经营思想、经营做法的束缚,也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体制锻炼和提高了国际货代企业的生存、应变、发展能力。一些中、小型国际货代企业的创新精神、创业冲动、运筹能力、管理理念、用人机制,业务的发展速度和企业领导的统领才干都是很突出的,这些企业比纯粹的国有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要容易得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