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陈鹤琴与活教育》(三)|活教育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在了解了陈鹤琴先生的生平后,我对他的“活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层次的阅读。这其中,就要了解“活教育”的两大知识源泉、三大目标、四个学习步骤、“五指”活动计划、十个活教育特点、十三条基本原则、十七条教学原则等理论知识。

两大知识源泉 :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这一提法很好的转变了中国社会对教育的错误认识,即就是把儿童送到学校去“读书”,老师的工作就是“教书”,在学校只有书本才被认为唯一的学习材料,从而忽略大自然和大社会学习。

这一现象不要说过去,就是在现在的一些家长、教师思想中都认为读书即在学校或课堂,从而忽略到社会、到自然中学习。

三大目标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现代中国人。
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必须热爱人类,不论国.籍、种.族、阶.级或宗.教。应该以“世界一家”嗯思想作为人类最终目标。
做中国人:必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生长的地方和同一块土地上的同胞。
做现代中国人:第一要身体强壮健康,第二要具有创造能力,第三要有合作精神,第四要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第五必须心胸开阔和眼光远大。

学习的四个步骤
1.实验与观察,告诉孩子通过试验来获得知识;
2.广泛阅读和运用参考材料,要求孩子阅读他准备要研究的主题的有关书本。必要时参考一定的参考书。
3.发表与创作。孩子有了从直接与间接经验之间得到的一切知识,应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思想,创做新的东西。
4.批评与研究。即集体评论和研究成果,小组讨论或共同研讨。

五指”活动计划 :即现在提出的五大领域,想当于孩子的“五个手指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