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一所学校面试,如果面试官问我:“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我应该如何回答?

关键就是“为什么?”
要简短,概括性强,最好一语中的,难道面试的老师会听你长篇大论吗!

  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素有英语教育界泰斗之称的----张道真。我之所以崇拜他,并在今天向大家介绍他,原因有三。

  其一、高尚的人格魅力。

  76岁高龄的张道真教授,在国内外英语教育界享有盛誉。他把毕生的经历都献身于教育并研究教育,正是他带领着我们走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步伐!张道真教授194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赴美留学。于1950年响应周总理号召回国参加建设,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至1996年退休。退休后仍潜心于英语教学的改革研究。他对英语教学的孜孜不倦的专研精神,时时刻刻感染着我。也感染着英语教育界的每一个人。

  其二、科学、实用的英语教学方法。

  对于张道真教授的崇拜,不仅源于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而且源于他所潜心研究的顺应时代,适合中国人学习应用的教学方法。

  中国人英语学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听说!”张道真教授在接受新浪外语频道特别邀请访问时坚决而有力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用“哑巴英语”来比喻中国人的这种学习英语的状态。他说:“学英语是为了交流的,假如学了好多年还不能交流,我们就不太成功。”

  对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态。而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被我学习并应用到了我的教学中。

  1、学英语就应该听说领先、读写跟进。

  “我们不是说听说比读写重要,而是在学的过程中间应该听说领先,先突破听说,在听说的基础上,再发展读、写就不难了。”

  根据张教授的这个观点,我们英语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了!让我们的孩子们先学会听说一种语言,也就是首先学会使用一种语言,在使用的基础上,再去读写,自然是易者不难了!就好比我们七八岁的孩子学习汉语:他们从小就听说学习着身边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读写汉语,当然轻松了!所以在我的英语教学中,我首先落脚于孩子的听说教育,以及的孩子的口语应用能力的教育!

  2、 模仿能成就快速提高听说水平的能力.

  这要从呀呀学语的婴孩说起. 那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了, 婴儿学话的这个过程是个什么过程呢? 对, 这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既然都是语言的学习,英语的听说训练过程也应是一个模仿过程. 那怎么模仿呢?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我们的英语教学早已上升到一个多媒体教学的年代,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多种英语学习工具和途径. 我们可以应用这些工具去跟读,去听,去说,去练,

  3.练. 这也是张教授所强调的! 他说,我们要取消外语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 给学生大量”练”的机会.

  “练”又强调两点: 一,背诵! 古语说,书读百变,其意自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背诵可以强化记忆,可以让大量的东西留在大脑里,时间长了就变成自己的了。背诵还可以培养语感.英语学习的语感等同于语文学习的一个“悟”字,对语言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量!量变达到质变. 也就是说要大量的“练”,刻苦的“练”,不但把课内的练熟背熟, 还要适当的增加课外的知识.

  鉴于张教授的“练”的精神, 我们创建了英语角,还提倡孩子们看一些简单的原声的英文短剧、英文动画片, 并进行英语表演赛, 挑战赛等等更深一层增进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学习能力!

  其三、严谨治学的思想前瞻性。

  张教授提倡考试要改革,分一部分给听说,留一部分给读写, 二者并举, 甚至听说应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如张教授所说,我们的英语教育也改革了,不再死扣语法,而是着重听说训练,读写也不再以难取胜,而是以能力取胜! 我带领着我的孩子们努力研习英语的应用,研究着怎样把考试变得简单;然后我们发现了,只要我们的能力凌驾于题型之上,再难的东西也变得简单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思想深邃的张道真教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思想,征服了我,我要秉承他老人家的思想和态度,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之路上,默默奋斗,勇敢向前,创造英语教学的辉煌,谱写动人的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07
恐怖
第2个回答  2008-06-07
孔子
至于为什么还要我说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