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南蛮指的是那个民族?

如题所述

蛮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也是对南方人的蔑称。历史上,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常将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分别泛泛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但是戎狄蛮夷实际上是先秦时代留传下的一种称呼,到了秦朝时代,先秦所说的戎狄蛮夷实际上大部分都已经融入了华夏族之中;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帝国所面临的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实际是先秦时代戎狄蛮夷更外围、更偏远的少数民族。

比如,秦汉时代北方的匈奴是胡人,与先秦时代北方的戎狄完全不是同一品种,秦汉时代东北的扶余人、秽貊人、沃沮与先秦的东夷更不相同。后世将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称之为戎狄蛮夷,并不是严肃、准确的叫法,而是一种抽象、简化、表意的叫法。

在正式的文献中,蛮并非泛指南方所有少数民族,而是指中南地区的。对于西南的少数民族,称为夷,即西南夷;东南和华南的少数民族,称为越;四川盆地东部和贵州西部的少数民族,称为獠(僚)。而湖南、湖北、贵州东部、重庆东南部的广大丘陵山区中的少数民族,才叫蛮。

蛮,自称是盘瓠之后。传说,帝喾时代,有一次打仗,帝喾下令说,谁杀了敌方首领,就把小公主嫁给他。帝喾养了一条狗,叫盘瓠,最后竟然是盘瓠咬死了敌方首领。帝喾很为难,但她的小女儿毅然决定按照约定嫁给了盘瓠。盘瓠驮着公主入山,生了十二个子女,这些子女互相乱伦,繁衍生息,形成了蛮族。时至今日,南方很多少数民族,仍有传说,自己祖上是盘瓠、盘王、狗头王等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蛮就是华夏各族群的进攻对象,那时他们遍布中南各地。中原各国,特别是晋国和楚国,不断对河南、湖北的蛮族进行攻击,迫使蛮族融入华夏,或者向山更高、水更远处迁徙逃命。

到了西汉时代,南方汉人不多,特别是中南地区尤其少,在中南,往往是汉蛮杂居,汉人在河谷、平原地区的乡村与城市中,蛮族在山上的山洞和山寨里。由于南方汉人少,土地够分的,汉蛮冲突也不多。所以西汉一朝,为了开疆拓土,西汉与华南、东南、西南的少数民族冲突非常激烈,但是,西汉与中南内地的蛮族之间反而非常平静,没有拿得上台面的战争。

但是,到了东汉时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早在两汉之间,中原汉人就已经大批南下了,终东汉一朝,汉人不停的南下,到了汉末三国时代,东南的扬州、中南的荆州、西南的益州、华南的交州,都已经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了,甚至能与北方的九个州相抗衡,这就是三国鼎立的物质基础。

如此众多的汉人来到南方,自然就要拓展耕地,慢慢的就会侵占到蛮族的地盘上,同时,大量的州府郡县不断设立,政府自然要管理山上的蛮族,只要蛮族甫一老实,表现出一定的汉化倾向,地方官立刻就开始张罗着收他们的税,比照汉人处理,甚至加税。一来二去,汉蛮之间的冲突就开始日趋激烈。山上的蛮族不断下山侵扰,而山下的政府也不断派军上山围剿。东汉一朝,事情闹的最大的,就是湖南、湖北、贵州、重庆之间的武陵山区的蛮族,包括武陵蛮、长沙蛮、零陵蛮、溇中蛮、益阳蛮、澧中蛮等。

但是,虽然蛮族闹的凶,最终吃亏的一直是他们自己,在剿抚并用的政策下,蛮族各山寨太容易被分化瓦解了,太容易被各个击破了,很多情况下,甚至都不需要政府出动正规军,地方官直接招募“善蛮”,就足以灭掉造反的恶蛮。从汉光武帝年间,一直到东吴孙权时代,蛮族叛乱此起彼伏。一直到公元3世纪,231年,吴黄龙三年,孙权派潘濬征讨武陵蛮,潘濬恩威并施,大破群蛮,武陵蛮实力衰微,局面才终于稳定下来,群蛮老实了很多年。

根据《魏书》的相关记载,群蛮“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宛洛萧条,略为丘墟矣”。也就是说,从三国到西晋,群蛮都很老实,到了永嘉之乱之后,南匈奴和羯族祸乱华夏,晋室南渡,群蛮无所顾忌,大举侵入到河南、湖北间的群山之中,江淮之间,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中遍布群蛮。

但是,好景不长,群蛮很快就遭遇灭顶之灾。在南方与北方近三百年的战争中,蛮族忽南忽北,一会儿投靠北朝,一会儿投靠南朝,看似左右逢源,实则里外挨打,也就是说,南朝也饶不了他们,北朝也饶不了他们,一有空,他们就会挨揍,被揍了将近三百年,特别是西魏、北周有个叫陆腾的,还有个叫杨忠的,他们又给了三峡地区群蛮以致命的打击。久而久之,蛮族死伤殆尽。

到了隋唐时期,遍布江淮的蛮族已经彻底消失了。除了杀戮之外,还有汉化,大量的汉族人融入到蛮族之中,成了蛮族的领导,比如桓玄的儿子桓诞就逃入大洪山的大阳蛮之中,成为了蛮族首领。蛮族被征服、分化、瓦解、消灭和汉化,只有武陵山地区还有蛮族。

到唐朝时期,随着汉族的继续深入,武陵蛮的持续汉化,武陵蛮再次活跃起来,唐朝在武陵山区设立了大量的羁縻州县,对武陵蛮进行羁縻统治。到了唐末,江西吉州的汉族彭氏加入武陵蛮。割据吉州的军阀彭玕投降湖南的马楚政权,他的弟弟彭瑊被马楚安排去管理湘西群蛮,彭瑊的儿子彭士愁成了群蛮领袖,甚至与马希范之间爆发过战争,最终议和,双方议和的条约刻在一个铜柱上,树立在溪州,溪州铜柱至今仍在。自此以后,老彭家成了武陵山区最强大的蛮族。到了宋朝,蛮族纷纷归顺北宋,北宋继承了唐朝的羁縻政策。元朝时期,在武陵山区实施了土司制度,蛮族大姓被任命为世系土司,实力不同,品级不同,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众多的贡赐贸易,战时也会派出土兵助战。武陵山区的几个大土司,分别姓彭、姓田、姓覃、姓冉、姓向,彭是唐末进入的,其他几个姓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是蛮中大姓了。

明朝时期,土司制度被进一步完善,武陵蛮的汉化程度大幅加快。在土司制度最成功的贵州、武陵山区和广西,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这是一种鄙视链,鄙视链自上而下有三个层级,汉族高踞顶端,土司及其领导的汉化少数民族居于中央,拒不汉化的、仍然野蛮的少数民族处于最底层。政府与土司之间有矛盾,也有合作。典型的合作可以举两个例子。一是,中原地区,特别是首都北京,有很多宫殿、庙宇要修建,需要大量的柱子,而这种柱子是由又粗又大又高的一整段楠木做成的,这些楠木大部分都是武陵山区的蛮族土司上供来的,这些辉煌的大殿很多至今仍在。

二是,明朝倭寇入侵,武陵山区的土司也派出大量土兵前往东南沿海参与对日战争,当然明末与农民起义军和满洲人的战争,也都征召了土兵参战。除了合作之外,还有冲突,冲突到了一定程度,那就是战争,战争的结果就是改土归流,土司被取缔,政府直接派官员接管原土司封地,全盘汉化。比如,贵州铜仁地区的强大的田氏土司,早在明初永乐年间就被取缔了,但湘西、湖北恩施、重庆酉阳等地的土司表现一直不错。到了清朝,改土归流大规模推广,土司政权全部被取缔。鄙视链的另一头,是土司对更加野蛮的少数民族的歧视和迫害。土司及其管理的汉化程度较高的蛮族,身份比较尴尬,他们不承认自己是野蛮的蛮族,但又不是名正言顺的汉族;

另一方面土司对那些没有汉化的少数民族的迫害下手更狠,各种屠杀和奴役,剥削和压迫,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土司制度成功的地区,都有这种现象,如果对应今日的少数民族,放到湘西,是土家族残酷迫害苗族,放到广西,是壮族残酷迫害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一个新的观点,苗蛮之辨,蛮可以包括苗,但苗不可以包括蛮,苗是野蛮的,不包括苗在内的蛮是脱离了野蛮、正在走向文明的。

到了现代,在武陵山区,明清时期的蛮族,那些被土司管理着的汉化程度很高的少数民族,被命名为土家族,那些汉化程度不高、处于鄙视链最底层的、那时被叫做苗的少数民族,现在被命名为苗族,说东部方言的苗族。在武陵山区,土家族远多于苗族。再往南,湘桂之间群山中,瑶族也与历史上的蛮族有关系,因为很多瑶族也自称是盘王后人。这些就是历史上,在正式的历史文献中,被称作蛮的人的后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