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的政治体制是

如题所述

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梵蒂冈的元首——即教宗,由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在西斯廷礼拜堂内举行的教宗选举上选举产生的,任期可达终身。由于教皇的任职是终身制,新任教皇的选举均在前任教皇去世后才慎重举行。 教廷虽有国家型态,但其存在乃建立于全世界教友之信仰基础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于一般国家。其中枢组织包括: 国务院:综理教廷行政,并掌理教宗之枢密事务,首长为国务卿。现任国务卿枢机塔尔齐西奥·贝尔托内为意大利籍。 国务院下设:一般事务组(掌内政)、外交事务组(掌外交),及九个圣部(Sacred Congregations):信理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及圣事部、册封圣人部、主教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及教育部。 宗教法院(Tribunals):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轮法院。 十一个宗座委员会(Pontifical Councils):平信徒委员会、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家庭委员会、正义暨和平委员会、一心委员会、移民暨观光委员会、医疗牧灵委员会、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宗教协谈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及大众传播委员会(以上各机关首长多由枢机担任,任期五年)。 另有事务机关:宗座财务局、教廷财产管理局、教廷经济事务局、教廷内务管理处、教宗礼仪处及分别掌理特定事务之委员会。此外,教宗为治理梵蒂冈城邦,另设有「梵蒂冈城国管理委员会」(Pontifical Commission for the State of Vatican City)。 圣座,是教宗及其顾问们在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会发出指令时所使用的正式名称。作为全球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教廷享有主权国家一样的地位,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签订国际性条约或加入国际组织。教宗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的教规,当天主教教规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市的法律。 圣座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权国家派出外交使节(例如教廷公使、教廷大使等),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是由于国家面积太小,别国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一般都在罗马市设大使馆。这样造成的一个有趣结果是,意大利驻圣座大使馆是设在意大利自己国境内。圣座同174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对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无关经贸、军事 。教廷主张与世界各国广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以达到保障各国境内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梵蒂冈城国(拉丁语: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语: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简称“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1][2]

梵蒂冈意为“先知之城”。公元4世纪,教皇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彼得殉教处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15—16世纪被改造成圣彼得大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1]756年法兰克国王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后在意大利中部出现教皇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冈宫。1929年意大利同教皇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政教合一的主权国家。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2]

由于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大部分机关均坐落于梵蒂冈城内,故人们在使用“梵蒂冈”一词时,可能指梵蒂冈城国、“梵蒂冈”地区、圣座、或教皇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场合而定。[2]虽然梵蒂冈并未制定任何有关官方语言的法律,但以意大利语最为常用。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众多,使梵蒂冈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一样重要的影响力。[2]

中文名
梵蒂冈城国[2]
外文名
Vatican City State
简称
梵蒂冈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梵蒂冈城[2]
快速
导航
自然环境

国家象征

人口民族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交通

社会

外交

旅游
历史沿革
先知之城,世界上最小的宗教国家梵蒂冈旅游景点攻略
4个视频 | 11.8万次播放

梵蒂冈在罗马城西北角台伯河西岸,留存有许多古罗马人建筑与生活遗迹。

圣彼得大教堂全景视图
从4世纪末开始,利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城主教乘机掠夺土地。公元555年,东罗马帝国收复了意大利全境,查士丁尼大帝将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授予给罗马主教。罗马主教宣称自己为“教皇”,并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8世纪又增建加洛林宫。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为酬谢教皇协助自己夺取王位,于754和756年两度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德人,并于756年将罗马城及其四周区域送给教皇。史称“丕平赠土”。嗣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直辖领土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1377年梵蒂冈宫成为教皇的主要住所。

梵蒂冈地理位置
15世纪建造了梵蒂冈图书馆和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城墙,16~17世纪初重建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宏大的建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文艺复兴名人都参加了这些建筑的设计、建造、装饰工作,梵蒂冈收集了大量文艺复兴以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珍贵艺术品和图书文献。梵蒂冈成为罗马教皇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的中心。
19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逐步统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罗马教皇领地的存在受到威胁。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兴起,使罗马天主教会遭遇空前危机。为加强教皇权威,庇护九世(1846~1878在位)于1869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梵蒂冈宗教公会,有欧洲及其他地区700余名主教及高级宗教人士参加。
会议经过讨论争辩,于1870年通过了“信仰信条”,反对“现代理性主义谬论”,坚持天主教传统的教义教条,通过“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主张教皇权力神授,高于宗教会议,享有普遍而最高的宗教司法权。在会议进行时,意大利王国于1870年9月占领了罗马,宗教公会于10月休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