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医院的临床医生从疾控中心接手艾滋病感染者的随访和发药工作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失访(就是患者从医生的工作中消失了)是主要的问题之一。

有些患者拿了一次药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也有的患者领过几次药后,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最终不再复诊。

导致艾滋病感染停药的原因,既有患者的主观因素,自己不愿意在继续服用艾滋病的抗病毒药,也有客观的因素,比如因病去世。

因病去世的就不用细说了。一方面是因为病情重,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因为还有其他基础性的疾病。总之是比较复杂的,这里不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有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引起的。

我们来根据实际的情况,分析一下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其他原因。

前几年有一位艾滋病感染者,大概六十多岁。单身、男性、家庭贫困,靠民政局和亲戚的救助生活。

诊断为艾滋病之后,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大的问题,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服药之后也没有很大的不良反应,但是自己觉得太麻烦,就停药了。

几年后,患者艾滋病虽然没有进入发病期,却因为其他疾病走了。

因不良反应而停药,多半是一些老年和非常年轻的艾滋病感染者。服药后胃肠道的反应和睡眠问题经常困扰着老年人,有些老年人不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觉得去看病又麻烦,就干脆把药停了。

有一些人对非常年轻的艾滋病感染者会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感到不解,年轻人应该比老年人更理解艾滋病的严重性,只不过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加上本来可能没有艾滋病症状,觉得暂时不吃也可以,想这将来有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再吃。

有个别艾滋病感染者破罐破摔,他们知道艾滋病目前暂时是无法治愈的,觉得与其一生吃药,不如潇洒地活着。

这部分人其实还是挺危险的,由于三观不正,有可能称为艾滋病的重要传播者。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停药,除非药物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暂时又找不到替代的药物,其他情况下的停药真的是对自己 健康 的不负责任。

艾滋病感染者服药的依从性教育,一直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按时服药,不但对自己有利,由于体内的艾滋病毒载量不断地下降,也能够降低在人群中传播的风险。这就是曾经比较流行的“治疗即预防”的理念。

小结

绝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原因,是出于个人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医生的科普显得尤其重要。在开始诊断艾滋病感染之后,患者就应该了解艾滋病的一些基本常识。

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后,一定要注意定期的复查,有时候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解决的。做为感染者本人,在停药之前,请一定联系专业的医生。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作为专门治疗和管理艾滋病患者感染科医生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回答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停药的原因;

今年我国将进入艾滋病 3个90%攻坚阶段,这“3个90%”实际上是指的三个方面:

第一,经过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达90%。

第二,指的是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达到90%。

第三,指的是治疗成功率,也就是治疗成功率达到90% 。这是“3个90%”的目标,通过实现“3个90%”的目标,可以有效控制传染源,减少新感染。

然而,在第3个 90% 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初期服用抗艾滋病药物的患者出现停药,那么停药的原因有哪些呢?以我接触到的病人有如下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存在一些副作用,例如依非韦仑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双夫定的贫血、奈韦拉平片的皮疹等情况导致患者自行停药,而停药的患者停药后也暂时性未察觉到无明显不适,所以导致最终治疗失败。

2.患者依从性不良,部分的患者从思想形态上未重视,不想坚持服药,认为到了最后阶段服药还来的及,殊不知这样造成的身体损害是不可逆的,例如有些人到了最后出现“艾滋病脑病”、“巨细胞视网膜炎”失明等等。

3.耐药的出现,一些患者未坚持服药导致耐药出现而未及时调整方案,导致病载反弹及CD4T淋巴细胞下降等情况,导致患者未继续坚持服用药物。

提醒: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一旦开始启用不可随便停药,停药的危害性是任何人都不可承担的,付出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及 健康 科普可以关注李平医生, 健康 路上有我陪伴!


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延缓疾病进程。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降低体内病毒,延长寿命。这是目前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初衷。

但是,并非所有的HIV感染者都能够持续的进行服药,有一些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就停止了。原因为什么呢?


我国自2004年就开展了“四免一关怀”服务,对所有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服务,只要你有服药的意愿,疾控中心 和定点医院都会跟你建卡,定期的进行免费的药物领取,并且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尤其是,近年来,抗病毒治疗标准的不断变化,2006年以CD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