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1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薤白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薤白的功效与主治 11 薤白的化学成分 12 薤白的药理作用 13 薤白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3.1 小根蒜 13.3.2 薤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6 浸出物 13.7 性味与归经 13.8 功能与主治 13.9 用法与用量 13.10 贮藏 13.11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薤白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薤白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薤白

1 拼音

xiè bái

2 英文参考

allii macrostemi bulb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gstamen onion bul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lii,bulb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ulbus allii macrostem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gstamen onion bul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acrostem on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llium macrostem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ulbus Allii Macrostemon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ongstamen onion bul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薤白为中药名,出《本草图经》[1]。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 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 的干燥鳞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Bulbus Allii Macrostemon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longstamen onion bulb(《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薤白的别名

薤白头、野蒜、小蒜、小独蒜[1]。

7 来源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 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 的干燥鳞茎[2]。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的鳞茎[1]。

8 产地

薤白主产东北及河北、江苏、湖北等地[1]。

9 性味归经

薤白味辛、苦,性温;入肺、胃、大肠经[1]。

10 薤白的功效与主治

薤白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1]:

薤白治胸痹,心绞痛,脘腹冷痛,干呕,泄泻,痢疾,胃炎,痰饮咳喘,胁痛:煎服,4.5~9g[1]。

薤白治疮疖,蛇咬伤:鲜品捣敷[1]。

小根蒜的叶名薤叶,治疥疮:煎水洗或捣敷[1]。

11 薤白的化学成分

薤白鳞茎含挥发油、薤白苷、胡萝卜苷等[1]。

12 薤白的药理作用

薤白对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1]。

薤白煎剂在体外对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13 薤白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薤白

Xiebai

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

13.2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e G.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13.3 性状

13.3.1 小根蒜

呈不规则卵圆形,高0.5~1.5cm,直径0.5~1.8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皱缩,半透明,有类白色膜质鳞片包被,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质硬,角质样。有蒜臭,味微辣。

13.3.2 薤

呈略扁的长卵形,高1~3cm,直径0.3~1.2cm。表面淡黄棕色或棕褐色,具浅纵皱纹。质较软,断面可见鳞叶2~3层,嚼之粘牙。

13.4 鉴别

取本品粉末4g,加正己烷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薤白对照药材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H第二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IX K)。

1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0%。

13.7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13.8 功能与主治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13.9 用法与用量

5~10g。

13.10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3.11 出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