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有杂音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做入职体检时医生说心跳有杂音,由于当时检查的人多,就没有来得急细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毛病,是否严重?

心脏杂音是与正常心音毫不相同的一种杂乱的声音,它可以发生在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之间的收缩期,称为收缩期杂音;也可发生在第二心音与下一个第一心音之间的舒张期,称为舒张期杂音;
杂音甚至可以在收缩期与舒张期内连续听到,称为连续性杂音。

杂音的原因及分类

正常人:在血液急速流过二尖瓣或肺动脉瓣时,可产生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在心尖搏动点处(二尖瓣听诊区)与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听诊区)分别听到,此纯属生理性的杂音。若应用灵敏的心音图记录,几乎在每个人身上均可发现这种生理性杂音。在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时,由于血流加速,可使上述的生理性杂音明显增强,这种情况,并不意味存在器质性心脏病。
病理性杂音:在心腔或大血管的通道狭窄时,血流通过狭窄的瓣膜孔会发生旋涡,产生响亮的病理性杂音。在心腔或大血管间发生异常通道,血液不完全向正常方向流动,发生分流时,也可产生病理性杂音。

病理性杂音

根据杂音产生的时间:一般认为凡是舒张期的杂音总是病理性的。
根据杂音的强度:收缩期杂音达到了3级或3级以上也属病理性的。
根据杂音的性质、持续时间的长短及有无传导来加以鉴别。生理性杂音柔和,持续时间短,且不传导。病理性杂音粗糙,持续时间较长,常传导,如向腋下、心尖、颈部或背部等处传导。
生理性杂音一般发生在青少年时期,杂音为收缩期吹风样的,性质柔和,持续时间较短,多在心尖搏动点处或肺动脉瓣听诊区,强度在1~2级,不伴传导,更无震颤。这种杂音在体检时由于情绪紧张、心跳加快而容易听到,医生就会写下“SM1” 或“SM2”,意思是收缩期杂音1级或2级,这种生理性杂音无损于健康,并不影响今后的升学、参军和招工。

年龄与杂音的关系

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胸骨左缘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发生在第2~3肋间,可能为房间隔缺损,第3~4肋间,可能为室间隔缺损;左侧第2肋间处机器样连续性杂音,可能存在动脉导管未闭。当然有的尚需进一步做超声心动图、X光、心电图,甚至通过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方能确诊。
在青壮年与成年人中,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是二尖瓣狭窄时产生的;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是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所产生,这些都是风心病的特征。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的主动脉瓣听诊区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传导,这是主动脉瓣狭窄所产生的。第二主动脉瓣听诊区的叹息样或漏水样舒张期杂音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产生,这也是风心病的特征。虽然梅毒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引起,但这种病已极少见。
老年,杂音主要由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所引起。因高血压引起左心室肥大时,心尖区可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这是由于左心室肥大后使二尖瓣环扩大,以致二尖瓣形成相对性关闭不全,犹如门框扩大了,而门还是原先那样大,当然门就关不严了。在主动脉硬化时可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发生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
这是由于主动脉瓣发生相对性狭窄或关闭不全所致。

发现心脏有杂音,既不要恐惧,也不可麻痹大意。首先应通过医生仔细检查后区分是生理性杂音还是病理性杂音,如属生理性,则不必牵挂在心。
如果怀疑是病理性的,则需确定有无器质性心脏病,何种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的功能情况等。因此,需进一步做胸片、心电图、心音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医生综合资料对病情作出确切的估计。凡是感染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心脏杂音,应该治疗这些全身性疾病,待疾病好转后杂音即可减弱,以至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4
血液黏滞度改变

如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减少,血液黏滞度降低,血液流动时发生漩涡,可产生杂音。

血液流动速度改变

由于某种原因使血流速度加快,漩涡增多,可产生杂音或使杂音加强。有的人在安静时听不到杂音,运动后可听到明显的杂音;有的人在发烧时,由于心肌收缩力加强,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而产生杂音。

心脏瓣膜狭窄

血液通过狭窄的或关闭不全的瓣膜口而形成漩涡。有的运动员由于心肌增厚和心脏容量扩大,造成心脏瓣膜相对关闭不全,也会产生杂音。

此外,心肌收缩力强,血液迅速喷射引起震动也可能形成杂音。还有因瓣膜粗糙、血管口径改变等原因而引起的杂音。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出现心脏杂音,即可能是在参加锻炼前心脏就有病,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不管属于哪种情况,在思想上不应有任何顾虑,同时,应立即做详细检查,当确诊为病理性杂音时,就不能再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了,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疗体育活动。如果排除了病理性杂音,那就是生理性杂音,这种杂音多在安静时出现,活动后消失,且声音较局限,不向其它区域传导。有这种杂音的人并不妨碍其参加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

倘若心脏杂音系由体育锻炼所致,如过度训练导致心脏扩大而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时,通常在调整运动量或停止锻炼后就会消失。这类杂音属于时存时消的心脏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根据听诊位置、声音强度、声音特征和传导等特点,结合平时没有不适症状的病史,基本上可确定其属于生理性杂音。有生理性杂音的人可照常参加体育锻炼。但在大强度运动时如出现心脏杂音明显增强,或在短时期内(如半年)心脏明显增大并出现心脏杂音,则往往预示着运动量过大,此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另外,有的人因不恰当地过量训练而造成“运动性贫血”时,也可出现暂时性的心脏杂音,这时应立即调整运动量,并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