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感?

我查看了百度百科,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情感是 态度 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 意向 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我实在是看不明白,请高人讲解!
天天的说法太笼统了,我需要的是学术研究

平时日常交往中,所积累的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在你需要时,这些对你有好感的人愿意给予你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1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1、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情感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3、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4、情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
情感在社会交往中的常见作用:
愤怒往往能使对方丧胆而让步;流泪能够换得对方的同情;恐惧能将人们的心拴在一起;情感冷漠常使交往者打退堂鼓;感情相同时往往会得到双方的共鸣;坦诚和坦白可以获得人的同情;多轮谈判当中,先由一个唱黑脸再由一个唱白脸,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喜欢原则;嬉笑怒骂往往能达到目的,使对方难以抵抗,不战而降。
第2个回答  2013-07-12
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
但在古代中国,情却往往被视为洪水猛兽。中国是礼义之邦,传统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其影响可以说渗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先秦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始,就是要用周代的宗法制度,来约束当时礼崩乐坏人欲横流的世界,显然对于人的情感并未一味扼制,我们从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如“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思无邪”等话语中,不难看出其对情的中庸态度,这也是中国人情感追求中的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一如《诗经•关雎》中所描述的水中佳人一样。汉代大一统的王朝采用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学礼教的理想成为封建正统伦理道德的教条,于是礼对情的约束也就以合法的官方哲学的面貌在中国展开。“发乎情,止乎礼”,被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否则就会被视为与礼法有冲突,就会受到谴责或者惩罚。先秦儒学“情”与“礼”相对举,情的外延还相当广泛,概指一切思想情感,但宋儒明“天理”“人欲”之辨,情被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于是“情”便与“欲”合而为一,进而被视作遮蔽性本之物而受到排斥,情与性的界线越来越明显,而与“欲”的差距却不断缩小,到明清理学家的脑子里,情几乎就是人欲的代名词了。
而感则是一种感觉啦!

以上的东东都是抄来滴,但个人感觉,所述还行,虽比较片面和唯心,但毕竟木有脱离开人。
情感的中心体一定是人,指特定人员对人(或动物或物或事件)产生的与该人相关的(或远或近)想法。
当然,有人会说动物也有,但我认为,那是一种本能反应,最原始的感觉,比如狗与主人,小狗与母狗之间,这是一种感觉,不能将之归到理性生物所述的情感之上。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12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第4个回答  2020-09-28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