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37年的印有中央银行面值2500元的纸币值多少钱

如题所述

你好,你的纸币属于关金卷,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即一九四八年,关金券实际上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是一种国民党统治时期缴纳关税专用的纸币。1929年,世界金价飞涨,银价暴跌,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持关税收入,决定海关征收关税时由征收银两改为征收金币,为方便使用,1931年5月1日中央银行开始发行一组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直型关金券,面额有拾分、贰拾分、壹圆、伍圆、拾圆5种,初发行时只作为缴纳关税用,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1942年2月1日,国民党政府以关金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至此关金兑换券失去原来发行的意义而变为大面额流通货币,后因法币急速贬值,中央银行又多次发行大面额关金券代替法币流通。从1931年5月1日到1948年先后发行的关金券品种有47种。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和关金券,发行金圆券,关金券正式作废。
在关金券中,中央银行民国37年中华书局版关金券5万元因为没有正式发行,所以存世量会比较少,市场价格也会比较高.目前 2500元的关金卷收藏市场交易价格上品约一百元左右人民币一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8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1912年就是民国元年。 所以民国三十七年是公元1948年。面值2500元多半是上海书局版关金券。正面是孙中山头像,背面是银行大厦。
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国共争天下,国民政府的经济环境严重恶化。国民党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实行所谓"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和关金券,发行金圆券强行兑换黄金白银外币,并以1金圆券兑换15万关金券的比率收兑关金券(1942年起和法币一起流通的)。结果直接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大量中产阶级破产,最后内战失败。

关金券的尺寸大小和面额反映了民国政府的兴衰。简而言之,发行之初,关金券面额较小,但尺幅较大;发行后期,关金券面额变大,但尺幅较小。比如民国19年的“壹佰元”关金券,长约26公分;而民国36年的“两千元”关金券,长约20公分。这不光体现在纸币的尺幅上,其印刷水平和纸张材质也有很大差别。
综上所述,关金券的价值主要看面额,越小价值越高。你的公道价格不高于50元人民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4
市场价格80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