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应该注意什么呢?

如题所述

1、用端正的态度吸引人,主动融入公司

现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的陆兆禧,刚刚加入阿里巴巴时对淘宝业务还是门外汉。一次,公司里的陈副总带领着三位同事正在开拓销售大区,经常加班到很晚,几乎当陆兆禧不存在。陆兆禧先主动和三位同事沟通,征求他们自己加入团队的意见;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他向陈副总请示。陈副总说:“加入,我们是欢迎的。但是这个项目早就报总公司审批了,参与人员也早已定下,即使你加入也不能分享成果。”陆兆禧高兴地说:“帮助同事能让我更快熟悉工作,算是我融入公司的一条捷径,我还有什么不愿意呢?”后来,他们的项目取得成功。陆兆禧虽然没有获得总公司的嘉奖,但是在公司内,他的态度赢得了老员工的一致赞赏。

态度决定一切。是你主动融入公司,还是要求公司满足你的需求,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职场中,要主动地参与到公司的工作中去,与老员工的工作产生交集,在交流的过程中,新员工才能展示自己的特长,又能尽快熟悉公司的业务,自然能赢得老同事的青睐。

陆兆禧发现公司同事经常加班后,之所以要求加入,其实是因为他想帮助老员工,尽自己的一份力。即使加入没有任何的回报,他也认为值得参与,因为这是熟悉工作、融入集体的一条捷径。

2、积极发现问题,乐于思考,并主动汇报

有这么一类新员工,对于交代给他的工作,总能按时完成,并且完成之后的第一时间向你汇报工作进度,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同时完成此项工作之后,主动要求安排其他事项。

这样的新员工,是进步很快的,在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任务,会发现问题并且思考, 善于总结。这样的新员工,会给老员工留下很好的印象,老员工也会放心地安排他更多的工作,也愿意给他们讲很多知识点。

初入职场时,很多的只是并不太了解,但是应该尝试去做,通过自己的学习从而得到初步的解决方案,这时再向前辈们请教,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自己学习钻研而得出来的结论,远远比前辈讲,你记下来这样学习的更加深刻。

3、每完成一项工作之后进行复合,把简单的事情一次性做对

有些新员工对于工作上手很快,也很机灵,交代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但是却经不起审核,有些是很小的问题,却因为这些问题而进行重复工作,只会增加时间成本。

例如,有些新人比如,报销票据的粘贴,已经交代过粘贴要点,可是交过来时,发现贴的参差不齐,核销的数字也是错误的。

有时候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是能一次做对,是对新员工的考验。这些简单的问题,只要细心一点,做完之后认真进行核对,都是可以避免的,而不是被别人审核出来错误之后,重复工作。一次可以完成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它。

如果能平心静气,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相信职场之路会走的更踏实。欲速则不达嘛!

4、不断的学习,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

很多人都觉得,工作之后就不用学习了。可是,在职场中,如果不能时刻保持学习,是会被淘汰的。建议新员工围绕工作学习。

以前学习的时候都是纯理论,学得快,忘得也快,但是在工作中,通过专业知识和实践的结合,会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会有新的收获,你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的啊。

在工作中,也很忌讳遇到不会的问题,直接去问老员工,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那样即使寻求到了帮助,也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忘记。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调查、分析等,将问题反复琢磨,同时联系理论知识,经过思考之后,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去问老员工,就可以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经验也会慢慢积累,这才是基于经验的专业判断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9
1、不要对同事吐露,你对其他同事和领导的抱怨

这种抱怨,不管是口头的还是其他形式,都不建议在同事面前说,因为你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同事,是不是你的朋友,都说职场上,要留个心眼,真的是这样,你不留个心眼,别人就会把你说的话,作为证据。

可能有一天,就会拿出来,让你猝不及防,你可能不喜欢某位同事,不喜欢某位领导,可以和生活中的朋友吐槽一番,抱怨一番,但千万别不加掩饰的就告诉周围的同事。

2、离职的想法,千万别说

我有个同事,正是因为想辞职,把这想法告诉了他隔壁工位的同事,结果公司推选升职名额的时候,他没得,他气不过,领导说的竟然你都想辞职,我培养你推荐你,没两天就走了,那我怎么办。


你看,离职的想法暗暗藏在心里即可,无需公开宣扬,不要显示自己的离职情绪和念头,也是为了自我保护。

职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场,做好自我的消化和保护至关重要。

3、私人生活上的事,也尽量不要说



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做好一个区分和分界,是最好的,不要混为一谈。也别在同事面前说自己的私人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