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闪电战有哪些?

如题所述

答:闪击战又称闪电战,是由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快速、出奇、集中。
案例有以下几个:
1、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数量庞大但装备陈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939年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3万人阵亡,13.37万人受伤,91.1万人被俘(其中,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10万人逃至邻国,而德军仅阵亡10600人,受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
二战初期,希特勒基于上述理论,主张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象漆黑的夜里突然出现的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
2、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3、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到12月便打到莫斯科郊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闪击波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