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措施

如题所述

1.建立读者的“个人图书馆”

图书馆应将网络信息获取技术、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统计学、数据库技术、搜索引擎技术有效融合,实现信息自动采集、语义理解及文本挖掘、智能搜索等为一体的智能型“个人图书馆”,同时嵌入到浏览器中。读者在“个人图书馆”中,对自己的书籍和文章进行目录式管理,对感兴趣的文章可以收藏、标记、编辑、添加批注和发表评论等,随时保留有用信息;借阅书到期提醒,以及图书预约功能;图书相关评价及其他读者阅读心得;与他人进行数据共享、交互和评论,设置文章的阅读权限,与别人分享好文章,当然也可以查看和订阅别人收藏的好文章。系统会根据读者填写的或者通过智能分析出读者的兴趣爱好,自动推送兴趣文章。读者可以对各种多媒体进行收看与收藏,如网络学习视频,以及图书馆培训视频、音频、演讲稿等。

每个用户拥有自己个性化的图书馆界面,这个界面上有读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置,例如读者借阅书籍到期提醒、常用数据库列表、研究方向相关书籍推荐、个人收藏、订阅信息、好友列表、常用工具下载、专题库、科普知识、图片收藏、我的评论等,针对性地展示给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使读者不必在图书馆主页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节约了读者时间成本,提高了图书馆资源利用。

2.分析研究读者行为,实时捕获读者的阅读需求

通过对读者使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如借还记录、访问内容、上网日志和搜索关键词、浏览信息、推荐书籍等,并结合读者相关属性进行读者行为分析研究,实时捕获读者的阅读需求,并进行细化、分类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如读者在检索文献时出现选择关键词的困境,智能化服务平台通过“同现词”词表,推送相关的关键词给读者选择;读者在进行跨学科课题研究时,及时将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文献经过系统的分析、判定准确地提供给读者;读者在查找某研究热点时,系统自动推荐相关文献;在文献借阅流通环节加强管理,对于一些已经外借而又有读者预约的文献,可与正在持有阅读该文献的读者进行协商约还,避免文献没有被有效地利用而滞留在某一读者的手中,造成文献信息资源的浪费;对读者检索历史进行分析预测,聚合相关其他读者,认为其关注领域或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自动推荐给该读者其他好友,其中也有该领域专家,为读者提供更快捷的途径与相关领域人员交流,以获取有用知识。

3.制定多元化的信息推送渠道

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途径,为读者提供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推送,如电子邮件、短信、微信、QQ、“个人图书馆”。读者自身的阅读习惯、所处的阅读环境及拥有的阅读终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采取的信息推送渠道,也决定了个性化信息推送的成功率和有效性。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较快捷的信息推送方式,可以向单个用户、分组用户或所有用户发送任意形式的信息,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和信息交互。同时,该平台实现一对多的信息广播一旦用户回应,就变成了一对一的模式,与第三者无关,私密性很强,可以方便读者事实咨询、反馈信息。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学科馆员服务。学科馆员职责是为联络的某一学科有针对地收集和提供信息服务。一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推送。学科馆员要定期发布图书馆最新资讯,按时向科研人员推送图书情报刊物。二是新书及期刊推送。学科馆员向科研人员推荐馆藏资源,及时推送新书通报、新购数字资源推荐、新开试数据库推荐等信息。三是学科化信息推送。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等关键词组成学科专题,所选定的专题自动过滤数据并将最新专题信息通过微信推送给科研人员,有利于学科馆员及时获取学科最新动态和最新科研信息。四是导读服务推送。图书馆利用微信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常用资源、特色资源和相关链接。

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利用微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馆员可以随时随地解答读者的提问,及时解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遇到的问题。一是查询类咨询。开馆时间、借阅规则、服务项目、原文传递、讲座培训等常规信息,咨询馆藏书目和个人借阅情况等信息。二是实时交互的参考咨询。针对课题查新、专题咨询、数据查询、课题跟踪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问题,学科馆员可以提供1对1解答服务,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不同组合来回答不同的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