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表示“湿气要三焦一起治”,中医说的三焦分别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不要在睡觉前服用,否则会造成身体中的糖份的沉积,导致尿毒症的风险性,并且也有可能还会造成发胖、蛀齿等其他病症。阴虚内热者、消化不好者及糖尿病患者切记无须喝红糖姜枣茶。在服药期限内,无须喝红糖姜枣茶,一般的药并不是能够和别的药此外服用的。怀孕期间尽量无须喝红糖姜枣茶,因为红糖姜茶对孕期宝宝有一定的干扰。饮食搭配上少吃冰凉、甜品,少吃油腻、少喝酒。还能够多吃有去湿作用的食品,例如东瓜、薏仁米、小红豆等。此外朝天椒还可以祛湿气。冬天能够及时的多吃些牛肉,也是有祛湿气、避冬冷的功效。

还可以每天用艾条熏足三里穴,直到皮肤泛红且略微发热才行,每日20~30min。艾灸足三里穴有燥化脾虚湿困之功,脾虚湿困的人可以常见此法,若坚持不懈,功效将十分明显。湿性重浊:重即厚重或重着,浊即秽浊。湿性重着,湿浊损害身体后,易患头晕目眩且重如裹布帛,身体厚重如重量物和骨关节痠痛重着等。湿性秽浊,发病后,可发生分必物及分泌物等秽浊不清的病症,如皮肤肠痈,皮肤湿疹水流,清稀白黄量多腥秽,小便浑浊,痢下浓血等。

湿性黏滞:黏滞即黏腻阻碍。湿浊发病,在病症上也由此可见苔腻难化,排便黏滞难受,小解涩滞不好等症,在病情上通常很长,缠绵悱恻久治不愈,如着痹、湿温、皮肤湿疹等。绝大多数人觉得湿气太重,看舌像,假如舌头有齿痕,舌胖大,那样便是认为是湿气太重。自然这也是中医望闻问切中望诊的一部分。见到这类舌像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就会用到一些健脾的药物,如伏苓、白术茯苓、薏米仁、红小豆等一些具备健脾利湿功效的中药材,自然这种中药材也可用于当合理饮食身体。

这些方法是绝大多数人所掌握与认同的。老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体内湿气的产生与医治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应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但是我感觉除开健脾利湿外,还应当考虑到气的作用。在中医学里,气分成宗气、营气、原气、卫气,当人假如气机不畅,造成水湿内停,还会导致身体内湿气过重。西医方面觉得跑步运动耗费了身体内的动能,但我感觉健身运动不仅仅仅耗费了动能,从而可以顺畅经气,使身体内过多的水份根据吸气的方法清除身体之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5
三焦指上焦、中焦、下焦。
三焦是中医学名词,从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等。分别属于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解剖位置上肝脏也属于中焦,但是中医认为肝脏和肾脏的功用十分相似,于是将其与肾脏划归到下焦。三焦主要有如下功能:
1.通行元气,人体元气通过三焦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
2.运行水液,起到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22-07-15
三焦是中医基础术语,三焦是六腑之一,从部位上分,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膀胱、小肠、大肠等。
第3个回答  2022-07-15
中医的“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是一种脏腑组合。包括人身上所有的重要脏器。所以应该进行综合的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