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获三美之称的作品是哪些

如题所述

《古都》
《古都》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以其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部作品之一。阅读《古都》,让我想到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的意境,也让我想到沈从文的湘西系列。我想这是川端康成小说所具有的意境美、风情美、人物美带给我的独特感受吧。
意境美。川端康成的小说不以以故事感人,而是以意境取胜,他的小说没有惊人的矛盾冲突,也很少有跌宕的情节,他的故事蕴涵在平凡的生活动态之中,就像一位独立花间的美人:含蓄,朦胧,既美且悲,有浓厚的抒情味。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里能经常看到对自然物的描写,对自然的感悟,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常使他的小说有种莫名的忧伤。“看到雪的美,看到月的美,也就是四季时节的美而有所省悟时,当自己由于那种美而获得幸福时,就会热烈地想念自己的知心朋友,但愿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这就是他所说的:“由于自然美的感动,强烈地诱发出对人的怀念的感情”;“以‘雪、月、花’几个字来表现四季时令变化的美,在日本这是包含着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是有其传统的”。在《古都》里一开头就是对自然的一种赞美。“千重子发现老枫树干上的紫花地丁开了花。‘啊,今年又开花了。’千重子感受到春光的明媚。”“紫花地丁每到春天就开花,一般开三朵,最多五朵。尽管如此,每年春天它都要在树上这个小洞里抽芽开花。千重子时而在廊道上眺望,时而在树根旁仰视,不时被树上那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或者勾起“孤单”的伤感情绪。” 川端康成没有直观的叙述,而是通过人物去感受自然,在欣赏自然景物时潜藏着一种爱惜的哀愁情绪,包含着一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 他所关照的的不仅是自然的形式美,而且更看重自然的心灵美。这种心物融合物为我所感的思想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相通之处。一颗小小的紫花地丁写的那么具体、细致,引起那么多的感慨,抹上浓重细腻的主观感情色调。
川端康成审视自然事物之美,对季节有着敏锐的感觉。在《古都》里,他以季节为题,“春花”“秋色”“深秋的姐妹”“冬天的花”,写尽了对四季自然的感受,忠实再现了四季自然本身的美。在四季自然美的背景下,将人物、情绪、生活感情等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同自然事物之美交融在一起,以一种自然的灵气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将人物的思想感情突现出来,形成情景交融的优美的意境,使物我难分,物我如一,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加强了艺术的审美因素。
风情美。虽然是小说,但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着意描写的是京都的风情美。名胜古迹与佛舍浮屠,各种节令和风俗,让我们窥见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古老的京都保留着古老的美丽。“在古神社、古寺甚多的京都,可以说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节日。翻开日历,整个五月,不是这儿就是哪儿,总有热闹可看。”对京都古城古朴典雅的名胜古迹,城里城外的秀丽风光以及各种极富日本传统特色的节日和生活习俗的描写,处处都流露着作者对这个千年古都的深情眷恋。作者让我们跟着千重子去寻访京都的名胜古迹:平安神宫苑里樱花满枝,姹紫嫣红;大街上的商店保留着格子门和小格子窗这些古老的风格;街上,是穿着和服的缓慢行走的路人;一年一度盛大的只园会,时代祭,伐竹祭,……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画卷,使人能体味到日本民族的情趣,日本民族的美。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了日本民族的风情美,文化传统美。
突然想起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作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那里也有五月的赛龙舟,吃粽子,唱山歌……沈从文给《变城》的是鲜明的地域色彩,浓郁的湘西风情。而川端康成给我们带来的是历史悠久的京都风物人情,表现的是京都在是日本人民心目中的“精神上的故乡”这一地位。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惟其民族性,才为人们记住,所以沈从文永远活在了湘西,川端康成让世界了解了日本文化。
人物美。近十五万字《古都》并不长,描写了的是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
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她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作为“弃儿”的失落感和悲愁情绪却时时袭上她的心头。无论是养父母的亲切安慰还是良辰美景的赏心悦目都不能排遣她心头之痛,而只能加深她失意和哀愁。在小说的第一节“春花”中,千重子从寄生在老枫树赶上的紫花地丁的开花“感受到春天的明媚”,美丽的春景固然能给正值怀春妙龄的她带来醉意,但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春色更能“勾起‘孤单’的伤感”。她由树洞里的紫花地丁联想到养在丹波壶里的金钟儿,一样都生长在狭小的天地里,自生自灭,无人留意。她不得不发出感叹:“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吗?”由物度己,弃儿的命运也同样是不能自主的。养母安慰她“你是樱花树下的精灵”,但这在她看来只是养母对她的安慰。她的生活注定是在哀愁和忧伤中慢慢度过,她将心封闭起来,在幸福的面前低下头来,将自己囚禁在不幸的牢笼里,不敢去接受任何的人的爱。于是千重子每每出现,她心头总有种解不开、剪不断的“一缕淡淡的寂寞情绪”,“一股难以名状的的痛楚”。她对生活的前途毫无信心,养母向她提起婚事,她“面带愁容,久不言声。”姐妹的团聚,没有冲淡她心头的寂寥和悲愁,却给她增添了“新的哀伤”。“丁香空结云中愁”,说不清道不名的忧愁包围着她,宿命感无奈感让她无处可逃。这是一个像像紫丁花一般优雅而郁结着愁绪的女孩,淡淡的忧伤弥漫着整部小说,为小说凭添一种忧伤的诗意。
妹妹苗子,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孑立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里种植北山杉。她就像挺拔俊秀的北山杉,孤苦的生活是她的眼睛里“蕴含着深沉而忧郁的神色”,“健康的劳动者形象”使她比千重子多了几分坚强和勇敢,就像北山杉能遮风挡雨。为了不影响姐姐的幸福,她宁可远遁深山僻壤。苗子最终还是去了千重子的家,但她只待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苗子早早就起床,把千重子摇醒,‘小姐,这可能就是我一生的幸福了。趁着没人瞧见,我该回去了。’”她知道千重子的家不是她的归属,千重子的幸福是千重子的,不是她能分享的,于是她走了。而千重子也知道她的离去,但她却不曾挽留,只是哭湿了被子,也哭湿了心。千重子“把自己最好的天鹅绒大衣、折叠伞和高齿木屐都给了苗子。‘这是我送给你的。希望你再来啊。’苗子摇摇头。”苗子摇头拒绝了千重子要她再来的请求,毅然离去。苗子离开的那天雨下了一个晚上,在她们两个人的心中彼此都成了彼此永远的遗憾与永远的雨天。小说结尾写道:“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细雪,很快就融化了。整个街市也还在沉睡着。” 似乎她们的重逢只是如雪降落到这个大地一样,终究要像雪一样消融的。人生有着许多的忧伤与无奈,“此情不关风与月”。
作者以大枫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在树干弯曲处的下发,有两个小小的洞,紫花地丁就分别在那里寄生。并且,每到春天就开花。打千重子懂事的时候起,那树上就有两株紫花地丁了。”这两颗紫花地丁就像千重子和苗子这一对孪生姐妹相亲相近。也比喻了两姐妹的命运:咫尺天涯,虽相见有期,却终难聚合。一朵蒲公英上吹散两地而不能自控的命运的无奈。
苗子自感身世凄凉,千重子也有着人生孤寂之感。无力抗拒的命运,少女们多愁善感的情怀,使小说蒙有一层诗意的感伤。她们“美丽的脸蛋”既使“绽开了微笑”,也“流露出一缕淡淡的哀怨”。
日本人能够从特别钟情于樱花的凄美中能够体味到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的悲凉和哀伤。生命的转瞬即逝赋予她人生的瞬美,只是再见时,已是花落满地,让人生出无限悲悯、哀伤之情。“故国的夕阳里的残照的美”是川端康成获奖时的评语,也是这部小说留给人最深的印象。借用千重子的话:“幸福是短暂的,寂寞是长久的。” 川端康成的小说就像一位花间美人,但花能开多久?美人能青春多久?到花谢花飞,到美人迟暮时,情何以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5
《古都》
《千只鹤》
《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