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叶片岁黄,根系不发大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大蒜叶片发黄什么原因
近期,不少蒜农反映,自家的大蒜叶面或者叶尖出现发黄现象,有的甚至是一片一片的,大蒜叶片发黄什么原因,大蒜叶片发黄的防治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为您简单介绍下吧!
大蒜叶片发黄什么原因:
其实导致大蒜叶片发黄不外乎两大原因,一个是生理性的,一个是病理性的。
一、生理性
1、施肥管理
缺素
缺氮,蒜苗弱小,老叶先发黄,后整株变黄。
缺钾,叶尖干枯,先从老叶表现症状。
缺钙,叶片上出现坏死斑,心叶黄化,严重的叶尖枯死。
缺镁,叶片退绿,先在老叶基部出现,逐渐向叶尖发展,叶片最终变黄死亡。
相应的管理措施:缺什么补什么,补肥的量要根据自家地里面的情况而定,尤其是氮肥,不宜太多。
肥害
缓解肥害的措施有:
在连续晴天时,大水浇灌两次,并施甲壳素、海藻肥、腐殖酸、生物菌等叶面肥和促生根的功能性肥料。
浇水的作用是,浇水吸收肥料所释放的热量。叶面喷肥的作用是,补充中微量元素、缓解根系受伤引起的缺素症。
冲施生根类肥料的作用是,促进新根快速萌发、增强幼苗长势等,如翠姆鱼蛋白水溶肥。
药害
大蒜对除草剂非常敏感,极易产生药害,在大蒜田中,使用除草剂的时候要极其小心,在2叶1心以前不要使用除草剂。如果前茬使用过残效期较长的除草剂时,也容易对大蒜产生药害。
2、温湿度及土壤
大蒜适合冷凉的气候,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当气温高于26℃时,叶片呼吸旺盛,水分、养分消耗大,植株上部叶片顶端产生黄叶,由叶尖向基部发展。
水肥要求
大蒜须根分布范围小,对水肥的要求比较高。土壤粘重、过干过湿,都容易出现黄叶干尖。
连年重茬
连年重茬会在土壤中积累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质,也会使大蒜叶面发黄。重茬地最好能与非葱蒜类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如果没有条件轮作的话,就要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并注意杀菌。
3、其他原因
有的地方会在种过大蒜之后进行覆膜或者覆盖秸秆。但是,如果秸秆覆盖的太厚,蒜苗照光不足或整地粗放、播种太浅,扎根不稳,都会造成蒜苗叶片发黄。
解决方法,大蒜播种前精细整地,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整地要细致。大蒜播种后覆盖的秸秆不宜太厚,已经出现问题的要扒开根系附近的秸秆,另外根部要及时封土。
4、正常现象
在大蒜烂母期(苗期),植株生长迅速,需要的养分增加,而种蒜内的养分消耗殆尽,这时植株的营养供应,由种蒜供应转为根系供应。
而此时,新根对养分的吸收量赶不上消耗量,营养供需不平衡,便会出现黄叶。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植株1~4片叶上。
二、病理性
1、疫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病斑很快会扩展到整个叶片,然后叶片变黄下垂、软腐。严重的,病斑会扩展到全叶的1/3~4/5,或全叶干枯死亡。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白色霉状物。
高温高湿,阴天降雨发病重,叶尖有水滴容易发病。不管叶片上是不是存在伤口,病菌都能侵染大蒜。
防治:
疫病的防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农业防治中,最好是进行轮作倒茬,采用高畦种植,进行合理排灌避免田间积水等。
药剂有霜霉威、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乙膦铝锰锌、烯酰吗啉等,在施药时,最好加入有机硅助剂,为增加用药效果。
2、叶枯病
症状:叶片受害一般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初期是小圆点,之后迅速扩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灰白色或灰褐色。湿度大时,上面有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
叶枯病的防病重点是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在苗期要以控苗为主,适当进行蹲苗,培育壮苗。
在经常发生叶枯病的重病田块要及早防治,一般情况下苗期发病率达到1%时,就应该进行全面喷药防治了。可以选用的药剂有络氨铜、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醚菌酯等。
3、细菌性软腐病
症状:细菌性软腐在叶片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先从叶缘或中脉开始,沿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条斑可以贯穿整个叶片。
湿度大时,病部为黄褐色软腐状,会有黄色菌液溢出,还有恶臭味。
一般来说,植株的下部叶片先发病,以后逐渐向上扩展,最后使全株枯黄或死亡。
大蒜叶片发黄的防治方法:
以抗病品种为前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辅以药剂治疗。
重茬地块细菌性软腐病发病重,所以在进行病害的预防时,效果最好也是最省事的方法就是与非葱蒜类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
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轮作的话,要注意选择抗病的品种,并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发病,可以选用的药剂有噻菌铜、氢氧化铜、辛菌胺、中生菌素、叶枯唑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6
土壤中板结严重,肥害药害都可能,找一片地,施上粉状有机肥料,盖土下后浇水看看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