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庆帝已经让梅执礼告老还乡了,为什么还要杀他?

如题所述

依照庆帝多疑的性格,梅执礼非死不可。不光他本人要死,他全家都不能留,庆帝是个狠人。但杀梅执礼是个技术活,时间地点都得斟酌一番,才能让暗杀这种事里子面子都好看。

所谓的告老还乡,不过庆帝是做给外人看的面子。梅执礼的谐音就是“没智力”,他站错了队,又听信了庆帝的谎言,当然活不成了。

京都府尹梅执礼,昨晚喜提《庆余年》加更后的最难人设。梅执礼本想简简单单地履行一下自己的为官本分,在府里审一下郭宝坤被打的案子。谁知就是这么个小案子,没有杀人放火之类的恶性元素,却牵扯出了皇帝的所有儿子。庆帝的私生子范闲成了被告人,太子和二皇子也先后到场。

梅执礼审案可谓是一波三折。梅执礼先是在人证齐全的情况下,判了范闲无罪。话音还没落,急着给范闲扣帽子的太子就来了,隐藏已久的太子党梅执礼,自然是要看主子的眼色行事,本想借着郭宝坤的案子给范闲点苦头吃的原则,为了能够屈打成招,把刑具都夹到了花魁司里里的手上。千钧一发之际,二皇子也赶到了京都府,跟太子一起来旁听范闲的案子。

梅执礼看着这两位得罪不起的尊贵皇子,听谁的都是错,只好窝在两人中间,瑟瑟发抖不敢断案。还好庆帝的圣旨来得及时,不然梅执礼可能还是要像开家长会的小学生一样,继续左右为难下去。

案子有了定论之后,梅执礼被带回了皇宫。庆帝对他展开了一场灵魂的拷问。梅执礼回乡途中被杀的原因,就藏在这场对话里。

梅执礼插手了太子陷害范闲的活动,庆帝杀梅执礼就是除去太子的羽翼,震慑太子党,巩固自身的统治

京都府尹官职不大,官阶不高,但历来都是个无比重要的人物。在京城手执判案大权,一句话就能裁定他人生死。而京城里高门林立,贵人遍地,稍有不慎就会得罪某家的公子小姐。他手中的权力,足以让京城各家权力闻风丧胆。也正是因为京都府尹的特殊性,这个芝麻大的官经常由皇室内部成员兼任,避免大权旁落。

庆帝登基后,力排众议,把一个被众人排斥到了权力边缘的梅执礼扶上了京都府尹的位置。如果没有庆帝给梅执礼撑腰,那些朝中被他得罪过的权贵恐怕早就要对他动手了。

可以说没有庆帝,就没有如今风光的梅执礼。梅执礼拿着庆帝的俸禄,却悄悄干起了为庆帝儿子卖命的活。帝王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还没出问题,大臣就站到了太子一边。梅执礼犯了身为臣子的大忌,庆帝可能早就想除掉他,只是在等这个机会罢了。

杀掉梅执礼,也能让太子见识一下庆帝的残忍手腕,打压太子嚣张的气焰。

梅执礼是庆帝亲手扶植起来的近臣,他若不死,庆帝担心告老还乡的梅执礼回乡后会乱说

不在宫中杀梅执礼,是为了维护皇家颜面,也能方便庆帝斩草除根。

最能够保守秘密的人,就是死人。皇家的秘密多如牛毛,梅执礼为官多年,早年和庆帝的关系还不错,见证了庆帝从一个世子成长为皇帝最落魄的阶段是什么样子,他又常年和权贵打交道,皇家后院有多乱,他心知肚明。

如果梅执礼回到乡下,像范闲一样出一本映射宫廷的小说,那么皇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岌岌可危。舆论的力量在古代也是很强大的。

即使只处死梅执礼,放过他的家人也对皇家有威胁。庆帝无法知道梅执礼在家中都对家人说过些什么,这些人出去乱说庆帝也会坐立不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让检察院的人伪装成马匪,将这家人灭门了来得更干净。

在宫中解决梅执礼,满朝文武都会听到风声,留下来的官员就难免心寒,皇家的威严也会受影响。

庆帝在宫中赏赐梅执礼蜜浆,梅执礼已经猜到他很难活下去了,用自己的性命央求庆帝放过自己的家人。庆帝可以在宫外安插大量的眼线,用来监察官员和百姓,那么太子等人也会向宫中派卧底,打探皇帝的情况。长公主和太子属于同一队伍,她一定会把梅执礼的状况告诉宫外的太子。

其他臣子还有多少宫中的眼线,庆帝也断定不了,如果梅执礼死在宫中的事情传开,会引起群臣骚动。

庆帝明白这个道理,于是选择了借势恩准梅执礼告老还乡,这样便于眼线们向他们的主子传递不实消息,使梅执礼无人能救。还能稳定军心,安抚众臣,给外界留下一个仁慈的好口碑。

庆帝这种心肠狠辣的皇帝,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叶轻眉他都能下杀手,要除掉梅执礼一家,其实根本不需要太多理由。梅执礼亲近太子,又不懂得及时划清界限,在庆帝心中早已犯了死罪,他的死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7
自古伴君如伴虎,提前站队下任君王,结局很悲惨! 梅执礼所处庙堂时以及审判小范大人的时候特别是暗地里协助东宫逮捕藤梓荆时,已经卷入了皇帝和公主殿下的暗斗,并且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你说能活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只是给了他一个有尊严的走法罢了。
第2个回答  2021-02-27
庆帝曾经和长公主还有太子说过,人心中的敬畏是需要高台来搭的,他深知人言可畏,不可能让梅执礼顺心赴死。庆帝不能忍受的是,在他在位期间,跟随自己多年的臣子竟然将忠心转移。而庆帝杀了梅执礼,也是杀鸡儆猴了。庆帝真是心机太深。
第3个回答  2021-02-27
我觉得是因为他知道了太多皇帝的事情,皇帝怕他泄露了秘密,宫里的每个人都是非常深不可测,难以琢磨的。
第4个回答  2022-05-14
因为庆国没有东厂,不需要这样的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