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如题所述

在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然而,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紧张的缘故,各地区对于劳动力资源的争夺愈发强烈,在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工厂里,机器人将替代一半以上人的劳动,“机器换人”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转型升级的共识。目前很多企业都具有比较强烈的机器换人的愿望,一些企业正在等待扶持政策端的出台。“机器换人”后,61.5%的企业至少减少10%的一线员工,其中16.3%的企业减少30%以上一线员工,这样不仅降低了劳动人员成本,极大地缓解了人员压力,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248000台,同比增长12%根据IFR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8000台,同比增速12%(2014年销量为221000台),全球范围来看,工业机器人销量仍然延续了良好的增速。亚洲市场增速最快,其中,中国市场增长17%,韩国增长50%,日本增长20%。 2009-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销量及销售规模情况 中国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9257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个百分点;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0.8%,已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产业发展处于上升通道。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汽车行业仍是主要应用领域 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以汽车以及电子工业居多,此外还有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金属制品等领域。从应用行业看,汽车行业依旧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最大的消费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位居第二位,金属制造行业位居第三位。 2017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 在政策等多方面的推动下,到2017年末,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将有超过40万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机器人供应商进入市场。外资和中国本土机器人供应商之间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未来中国市场各种机器人的增长潜力巨大。 另外,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国内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相对于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工业机器人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进入全面普及的阶段。预计到2021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到11.15万台;销售量将达到23.04万台以及保有量将达到136.04万台。工业机器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将是相当可观。 服务机器人发展动力 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发展的阻力是远远小于工业机器人,原因之一服务机器人是中国公司和国外公司差距较小的邻域。由于服务机器人往往要针对待定市场进行开发,可以发挥中国本土公司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优势,从而再与国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国外机器人也属于新兴行业,目前比较大的服务机器人公司产业化历史也多在5-10年,大量公司仍处于前期研发阶段,这也是在时间上客观给予中国公司缩小差距的机会。 原因之二,服务机器人更靠近消费端,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在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等刚性因素的驱动下,服务机器人产业将会迎来大好的春天。 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的发展史犹如人类的文明和进化史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级发展。从原则上说,意识化机器人已是机器人的高级形态,不过意识又可划分为简单意识和复杂意识之类。 对于人类来说,是具有非常完美的复杂意识,而现代所谓的意识机器人,最多只是简单化意识,通过RoboIMEX2016的展示看出,对于未来意识化智能机器人很可能的几大发展趋势, 一、语言交流功能越来越完美;二、各种动作的完美化; 三、外形越来越酷似人类; 四、复原功能越来越强大;五、体内能量储存越来越大;六、逻辑分析能力越来越强;七、具备越来越多样化功能。 RoboIMEX2017已在路上,发那科、新松、国机智能、ABB、优必选、埃夫顿、大疆、玖的、大族激光等500多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将于8月27-29日携新品亮相广州•ä¸­å›½è¿›å‡ºå£å•†å“äº¤æ˜“会展馆。随着中国智能制造的高速发展,具有非常完美的复杂意识机器人即将呈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9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钢铁侠”已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科幻电影中,而正走入我们的生活。

一、全球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占54%

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54%;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32%;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14%。

二、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家用服务机器人占45%

根据IFR
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2亿美元、25.8亿美元和26.8亿美元,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45%,分别高于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18、17个百分点。

三、中国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占66%

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66%;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25%;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9%。

四、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美元

据IFR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五、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到2021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