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名称,简介,人物,地点,时间)

可不可以列举一些国外的

1:牧野之战
统帅:周武王,姜子牙
兵力:10余万 VS 17万
战绩:使敌全军覆没!
功绩: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2:长平之战
统帅:白起
兵力:35万 VS 45万
战绩:坑杀四十万
功绩: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奠定秦统一基础著称!

3:桂林之战
统帅:田忌为帅,孙膑之功!
兵力:8万 VS 10万
战绩:劫杀数万魏军,击败魏国大军!
功绩:围魏救赵,孙膑巧妙运用战略战术,为后世军事战略典范!
也为齐国称霸与崛起奠定了基础!

4:巨鹿之战
统帅:项羽
兵力:2万 VS 40万
战绩:歼敌30多万,为西线刘邦军团直捣洛阳奠定了基础!
功绩: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灭秦之决定战役!

5:垓下之战(结束4年楚汉战争,奠定汉400年江山,)
统帅:韩信
兵力:60万 VS 10万
(列为以少胜多的原因是每次接战韩信都是以不足上万人的大队歼灭项羽各小团队的兵力,此次战役名为动用60万,实则基本上都是处于包围之用,用来歼敌之数少之又少,还以一曲四面楚歌一面之间吹散八千吴中子弟兵)
战绩:全歼
功绩:
1: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多路围攻,以绝对优势兵力全歼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
2: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

6: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
统帅:卫青,霍去病
兵力:10万 VS 不详
战绩:歼敌数万,匈奴全体西迁!
功绩:
1:(结束匈奴自战国以来对中原近400年的边境侵扰历史,匈奴西迁又对欧洲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2:使游牧铁骑向农耕军队请降,在中外古代史上这也是史无前例的。霍去病给一个饱经挨打的农耕社会带来的光辉像太阳一样照耀着世人的眼,粉碎了胡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国人而言,恢复信心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叫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通过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标。

7:昆阳之战
统帅:刘秀
兵力:不足两万 VS 42万
战绩:王邑只率数千逃回洛阳,其余全歼!
功绩:以少胜多,推翻新朝,成立东汉!

8:赤壁之战
统帅:周瑜
兵力:5万 VS 24万
战绩:击退曹操军团,歼敌不明
功绩: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9:淝水之战
统帅:谢玄
兵力:8万--97万
战绩:伏歼至洛阳,对方仅剩10余万
功绩:以少胜多,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

10:鄱阳湖大战
统帅:朱元璋
兵力:20万 VS 60万 水战
战绩:全歼
功绩: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为大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PS:有人提出野狐岭大战也应计入,但也有人质疑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估暂时单列~```若有不对请指出,若有不全望补充

11.野狐岭大战:
统帅:成吉思汗.
兵力:10万VS50万.
战绩:基本全歼.
功绩:让金朝主力丧失殆尽!战绩至今为蒙古族人自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3
官渡之战: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 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 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 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作出错误处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乌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军营垒。哪知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并烧毁其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仓惶带800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