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头怎么种?

荞头怎样栽培?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广,高产抗病的鸡腿形品种,如木荞,植株分蘖能力较弱,一般2~4个鳞茎并生.适应性广,耐寒性较强,耐瘠,耐阴,不耐热,抗病虫能力强.香味较浓,品质佳.以嫩叶和荞头供食.种荞宜选大小均匀,无病害,无虫蛀,符合品种特征,横径1.5厘米左右的鳞茎,播栽时剪去枯枝及黄叶。

    整地作畦:选择连续3年以上未种过荞头的沙壤土种植,整地作畦结合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猪牛栏肥1500千克,加三元复合肥30千克。在整好的地块上作宽120厘米的畦,沟宽20厘米,开好栽植沟,深10~15厘米。

    适时种植:适合于越冬栽培,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直播。种植过早荞头芽尚未萌动;过迟在年内生长天数短,气温低,生长慢,影响产量。种植时沟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把荞头顺次斜放在种植沟内,再覆盖2~3厘米厚细土,注意覆土厚度不要太浅,过浅后期荞头易外露变绿影响外观及质量,四周再覆盖猪牛栏肥或稻草。一般667平方米用种量150千克左右。种植密度单种大于套种,平地高于坡地。

    施肥:为达到优质高产必须重视增施有机肥和氮、磷、钾的合理配比,特别是钾肥的使用,对增加产量效果显著。在荞头整个生长期需要追肥3-4次,年前(即出苗后)667平方米浇施腐熟人粪肥加三元复合肥10千克。翌年立春后气温回升,是荞头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加氯化钾10千克;(月底荞头进入鳞茎膨大期,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施肥适当则分蘖旺盛,施用量过多时,往往使茎叶紧茂,不仅减少产量足以诱发病害;如施用过迟,会推迟鳞茎的膨大,产量受影响;每次施肥均施于株旁,结合松土除草。

    培土:培土是夺取荞头优质高产高效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措施,尤其是新发展的产区,更应强调后期培土。在荞头生长中后期,地下鳞茎膨大迅速,如种植时未覆盖猪牛栏肥或稻草,鳞茎暴露于表土,在阳光的照射下,暴露部分容易变绿,农户称为“绿籽”。“绿籽”食味差,并有低毒,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培土一般在鳞茎膨大时进行,连续1-2次,把根茎部裸露的鳞茎全部深盖。

    灌溉:荞头为极耐旱的作物,可在不灌溉情形下生长,但过于干旱时则品质不佳。在疏松的砂质土下栽培、灌跑马水可增加鳞茎产量。

    病虫害防治:荞头的病虫害发生比较轻,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加重,已成为荞头老产区的关键性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对虫害防治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无病区的健壮鳞茎作种子;二是轮作,对连续种植2-3年的土壤进行轮作换种;三是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特别是防止土壤的内滞水;四是重视科学配方施肥,改变农户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思想,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五是药剂防治,荞头的虫害以蓟马为主,可用10%,吡虫啉1500倍进行防治;病害以霜霉病和炭疽病为主,霜霉病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瑞毒霉或疫霜灵500倍喷雾防治。

    采收与贮藏: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陆续采收青荞,667平方产2000~2500千克,荞头一般以叶将枯的时候为最适的采收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采收,667平方米产荞头1000千克.叶枯后如果不采收,则鳞茎开裂,销售时应剥去鳞茎外皮,提高商品性。采收方法,将地下部连根拔起装于箩筐中,移入室内处理,以防鳞茎脱离分散。收获的鳞茎,平放于通风的室内,可贮藏数月,不致腐烂,或用枯萎的叶,将数10个鳞球扎成束,吊挂于通风之处亦可,但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荞头,又称藠头,为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叶细长,开紫色小花,嫩叶也可食用。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干制藠头入药可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据《本经》记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泄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07
荞头又叫藠头,植物学名薤,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荞头原产亚洲东部,我国自古栽培,已有3000-4000年历史。据汉书《龚遂传》记有:“遂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百本薤。”宋代宋长文《墨池篇》记载:“殷汤时仙人务光植薤而食,清风时至……作薤叶菜。”王祯:“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种之不蠹,食之有益。”我县历年都有栽培,胡陈乡是我县主栽地区,与象山等县进行订单生产。今年该乡西洋张村王良江户种植荞头1857.6m2,667m2产量2000kg,每公斤售价1.8元,667m2收入3600元,总收入10080元;沈后根种植2001m2,667m2产量2050kg,每公斤售价1.8元,667m2收入3690元,总收入11070元。两户种荞头一季收入均超过万元。近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好门路。
荞头的鳞茎和嫩叶均可食用,鳞茎可盐渍醋渍,蜜渍加工成腌渍蔬菜,制成罐头,运销各地,还可出口创汇。荞头之所以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而得到发展,不仅是其营养丰富,风味特殊,而且还是一种具有健身食疗的保健蔬菜。荞头的新鲜鳞茎每100g可食部份中含有蛋白质1.6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8g,热量184千焦,钙64mg,磷32mg,铁21mg,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荞头白净透明,皮软肉糯,脆嫩无渣,香气浓郁,自古被视为酒宴席上的佐餐佳品,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酥暖薤白酒”诗句为证。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薤白,辛、苦、温、滑无毒,主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荞头能增进食欲,助消化,解油腻,健脾开胃,温中通阴,舒筋益气,通神安魂,散瘀止痛等医疗效果。荞头味辛,性温,入心、肝、肺经。据现代中医验方,可治冠心病、肠胃炎、久痢冷泻等多种疾病。
1、荞头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
荞头的叶片丛生,基叶数片,长50-70cm,中空,稍扁平而细长,管状线形,断面略呈三角形,有3-5棱,不明显,叶色浓绿而稍带蜡粉。膨大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cm,横径2cm左右,着生于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分蘖力强,一个鳞茎栽植后可分生5-20个。用鳞茎繁殖,一般秋栽夏收,春季鳞茎膨大,初夏抽苔开花,顶生伞形花序,小花紫色,花后不结实。
荞头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性喜凉爽,在冷凉气温下生育良好,最适温度为15-19℃,30℃以上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属长日照作物。对光照强度要求弱,耐荫,适宜于间作。对土壤要求不严,性如野生,耐瘠薄,各种土壤均可栽培,以排水良好的疏松山地,壤土或砂壤土最好。加工荞头以选用较为瘠薄丘陵土栽种为宜,该土壤种出荞头鳞茎大小均匀,适中,组织坚实,脆度高,每罐个数一致。要求较高土壤湿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怕渍,怕旱。吸肥力强,抗病性强。根系发达,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吸收量大,根会向土壤分泌硫代丙烯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动起抑制作用,连作要减产。
我国荞头品种较多,我县目前栽培的主要有三种:大叶荞头、细叶荞头和长柄荞头。大叶荞头,分蘖力差,一个荞头只分蘖5-6个,鳞茎圆大,柄短,多粘液,脆嫩质优,叶片长,多倒伏于地。细叶荞头,又名紫皮荞头,分蘖力较强,1个荞头可分蘖15-20个,叶细小,鳞茎柄短,颈部带紫色。长柄荞头,又名白鸡腿,分蘖力强,每个荞头可分蘖10-15个,叶直立,鳞茎柄长,形似鸡腿。
2、栽培技术
2.1播种:栽种期以9月上旬为宜,种植方式有清种和套种,种植密度,行株距为20-25cm×10-15cm。栽前翻耕整地,施腐熟厩肥作基肥,667m2施2500kg,配施过磷酸钙25-30kg和氯化钾5-7.5kg,或三元复合肥30kg。作成1.2-1.5m宽的畦,打孔或开挖种植沟,种球选用形状整齐,中等大小,无病虫为害,667m2用种量75-100kg,用种球3万个,每孔栽一个种球,盖上焦泥灰。为防止荞头露出土面而呈青绿色,味变苦,栽种时将种球斜种在种植沟里,以后长成植株,荞头与叶片之间有一个弯曲的颈部,使荞头不会因雨水冲刷露出土面,保证荞头洁白不苦。荞头年内生长缓慢,可套种其他生长期短的作物。
2.2培育管理:栽植后7-10天发芽出土,出苗后进行中耕除草,淡肥勤施,追施腐熟人粪尿2次。年内施一次越冬肥,行间铺施有机肥,667m21500kg。春季天气转暖时667m2追施尿素10-15kg,促进幼苗生长。四月份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kg,五月中旬为荞头膨大期,要重施追肥,667m2追施尿素7.5-10kg,配施氯化钾7.5kg,或三元复合肥25kg。每次追肥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确保荞头洁白。植株长势渐衰,可进行束叶,促使鳞茎肥大,在收获前半个月进行,不可过早。荞头较抗病,但老产区有霜霉病,可用杀毒矾或乙磷铝锰锌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防治。病毒病,可用植病灵或病毒A防治。虫害有蓟马,可用灭杀毙防治。蚜虫可用一遍净防治。6月中旬叶片转黄时采收上市。
2.3留种方法:荞头留种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就地留种法,在荞头即将收获时选择无病虫,生长良好的地段,就地留种,在田间越夏,到下半年临种时掘起,选中等大小的鳞茎种植。该法由于生长期延长,鳞茎饱满,养分充足,有利于种后植株健壮生长。但要占用土地,667m2留种田的鳞茎可种1/3hm2。第二种是集中假植留种法:荞头收获时,选择生长良好植株作留种用,把留种植株集中假植作种球。第三种是挂藏法:将留种用荞头,收获后连叶捆扎成束,挂藏于通风处。该法节约土地,费劳力,种后植株生长不如前二种方法好。
3、荞头的加工方法
3.1少量腌制法:荞头收获后,剪除地上部份和须根,用清水洗净、沥干。5kg荞头加食盐250g,水2-2.5kg,以浸没为度,上压石块,腌30天左右成熟,装入坛中成咸荞头。如将咸荞头用2%盐水洗净沥干后,再用盐水加白糖200-250g(每5kg),即成甜荞头。如再加200-250g米醋即成糖醋荞头。
3.2批量荞头腌制法:剪除地上部份和须根,洗净,沥干,用2.5%-3%盐水腌5-7天,每天在池或缸内脚踏一次,待池或缸边水渗出,放盐1%-1.5%。再腌制3-4天后翻池或翻缸,放盐1%-1.5%,前后腌制20余天成熟。也可将洗净荞头直接入池腌制,用盐量为10%,中下层撒盐1/2,上层撒盐1/2,在腌制过程中要抽出池底水,回淋到原池荞头上面,每天一次,逐日加少许食盐使其浓度到Be15°(波美15度),发酵8-10天。把腌制成熟的咸荞头,剪净两端,剔除青头,破口粒,用竹筛分粒,大粒为每粒3.4g以上,中粒为2.2-3.4g,小粒为1.5-2.2g,1.5g以下另行处理。用2%盐水清洗装坛。用箬壳包口或木板水泥封口即成咸荞头商品。配上糖精即为甜荞头;加上糖精、米醋即成糖醋荞头。料水配比为水50kg,醋3kg,盐2.5kg,糖精50g。也可用冰醋酸配成2.5%-3%的醋酸溶液20升加入丁香、生姜等辅料少许,一起加热至80-82℃,时间1小时,再加入砂糖5kg,溶解,待冷后过滤一次,将荞头坯放入糖醋液中,浸泡15天,即为成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