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2.公车上书3.护国运动4.新文化运动5.八七会议

精简的。一两句话。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历史上所说的 公车上书: 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 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新文化运动: 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3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清政府的鸦片战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梁起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会试的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1919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