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人是什么时间攻克长沙城的

如题所述

1944年6月19。

日军出动36万余人向长沙攻击,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30万人迎敌,兵力少于日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前三次会战的胜利,湖南战区司令长官骄傲轻敌,指挥失当。

守军违抗增兵重点防守岳麓山之军令,招致会战失败,1944年6月17日,长沙陷落.。日军改变前三次战法,重点攻击我岳麓山防线,先拿下我岳麓山下的炮兵阵地,架重炮于岳麓山上轰击长沙城。

城中守军不仅失去岳麓山炮火支援,而且处于日军炮火威胁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离。守城的陆军第四军军长张德能在重庆被处决。

扩展资料

长沙,衡阳驻军及人民,乃以英勇姿态,展开抗战史中最光荣之一页,相持48日,不徒予后方以从容布置䠋时间,且使太平洋美国毫不顾虑而取堞班岛。东条内阁穷于应付而急遽崩溃㠂”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把衡阳定为抗战纪念城,1947年8月10日,衡阳抗战纪堵城在岳屏山顶举行了命名奠基典礼时,蒋介石总统颁训词:“我第10军残余部队,喋血苦守此兀然孤城者,历时48日之久,此为全世界稀有之奇绩,而我中固有道德之表现与发扬,亦以此为最著。”

“抗战八年,战死疆场之英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但其对国家贡献之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为衡阳守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四次长沙会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湖南处于日军南北夹击的威胁之下。日军急于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以支援侵占东南亚诸国之日军,于1939年9月发动长沙会战。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综合国力远不如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中国抗战是弱国战强国。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乙级战犯、后任中国派遣军司令、陆军大将)扬言“一个星期占领长沙”。湖南军民英勇抗击,粉碎日军狂言,拒日军于岳阳县新墙河防线之北达五年之久,为保卫湖南,保卫和建设西南大后方,赢得宝贵时间,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长沙会战,是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长沙会战共四次大规模的保卫战,从1939年9月战至1944年6月,前三次会战中国军队胜利,日军败退。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共伤亡10万7千余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伤亡13万人,多于日军。但中国军队3次将日军战败于长沙城下,并乘胜追击,收复岳阳新墙河前沿阵地,这不仅是鼓舞全国民心士气的大捷,而且是震惊世界的胜利。1942年1月11日,中共《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长沙大捷具有国际意义”。
1944年5月27日,日军出动36万余人向长沙攻击,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30万人迎敌,兵力少于日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前三次会战的胜利,湖南战区司令长官骄傲轻敌,指挥失当。守军违抗增兵重点防守岳麓山之军令,招致会战失败,1944年6月17日,长沙陷落.。日军改变前三次战法,重点攻击我岳麓山防线,先拿下我岳麓山下的炮兵阵地,架重炮于岳麓山上轰击长沙城。城中守军不仅失去岳麓山炮火支援,而且处于日军炮火威胁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离。守城的陆军第四军军长张德能在重庆被处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7-27
1944年夏天,由于美军在太平洋不断发动进攻,东南亚的日军和日本本土的日军的联系也在被逐渐切断,为了打通交通线,日军在中国大陆发起了一号作战,就是豫湘桂大会战,结果中国军队丧师失地,日军在6月攻陷长沙。在日本大本营看来,中国似乎已经离战败为时不远,但是当时的世界反法西斯形势已经明显对同盟国一方有利,日军虽然打通了交通线,但也无力去巩固这条交通线了,更别说太平洋上东条因机所划定的"绝对国防圈”了。此时的日本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了。
第3个回答  2014-07-27
1941年9月28日,长沙被日军第11军第116联队占领,随后日军撤离长沙。
第4个回答  2014-07-27
长沙会战一共打了四次,前两次战术上中方损失较大,战略上中方成功阻击了日军算是胜利了,
第三次中方击溃了日军的进攻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第四次长沙战役又叫长衡会战,最终中方失败撤退,1944年6月19日长沙沦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