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教师编制和教师招聘有什么不同? 怎么考教师编制?

如题所述

7.1、证书要求 考教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不管是公立学校招聘还是私立学校招聘都是“凡进必考”。 2、年龄要求 为了防止教师编队伍过快老龄化,大部分地区招聘教师,年龄要求30岁以下,还有一些省份是要求在35岁以下; 3、学历要求 教师编一般都是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有的岗位全日制大专学历可以报考 4、专业要求 一般专业相同的考上的机率最大。不过其他人也可以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一)教师编制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不是同一个概念。
  教师编制考试指的是由政府、人社局、教育局统一组织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考试。简言之,就是教师资格证持有者通过县(区)教育局及以上部门的教师招聘考试,并纳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国家体制内工作。
  而教师招聘考试,不一定是在编教师,也可能是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制教师,也可能是代课教师。教师招聘考试,顾名思义,只要是招聘教师的考试,都可以称为教师招聘考试。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教师招聘考试包括教师编制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合同制教师招聘考试、私立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和代课教师招聘考试等。
  教师招聘特点:
  1.编制教师
  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系统,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
  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2.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内没有编制,工资发放分为国家拨款部分和地方县财政补助部分,保险公积金由当地县财政负责解决。
  三年服务期满,经考核特岗教师转为正式教师,三年服务期算教龄和评职称的凭证。
  特岗教师在笔试和面试都过关的情况下,直接算编制,有三个月实习期。
  3.非在编教师
  一些学校编制满了,但还是缺少教师,于是会公开招聘一批教师,虽然不能及时给这些教师入编,不过等到有空编之后,会给这些教师办理入编手续。
  这些教师在教学期间的教龄,转正入编后会算入教龄,正常评定职称。
  这些教师的工资,和在编教师差不多,甚至由于五险一金扣的少,实发工资比在编教师还要多点。
  但是至于什么时候有编制就不好说了,所以非在编教师的心总是悬着。
  4.合同制教师
  这类教师没有编制,而且签了合同后就不会入编。
  教师的工资,参照在编教师发放,也不影响职称评定,但五险一金是按企业险缴纳,而不是事业单位保险。
  目前来看,这一点主要是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额度相差较大。
  除此之外,合同制教师的稳定性也还可以,如果不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基本不存在被解聘的风险。
  5.私立学校教师
  私立学校教师的待遇差别很大,能力强的赚的钱就多,能力弱收入可能会低一点。
  毕竟私立学校需要口碑,很看重教学质量,不过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私立学校教师工作会比较累。
  6.代课教师
  有的学校,由于教师休产假等原因,出现临时性教师短缺,又无法通过教师招聘的方式统一调配,就会招聘代课教师。
  (二)有无编制的有无编制的工资福利的区别
  教师编制考试,考上以后在公办学校任教,享受当地财政统一的薪资福利待遇,基本没有失业的情况,这辈子也就稳定了,也就是传说中的“铁饭碗”。当然,乡镇及以下层次的在编教师,如果想调到城里,可以参加“选调考试”,也就是常说的“进城考试”。
  这其中最好,就是编制教师招聘考试,下面看看编制教师的好处。
  第一,工作性质: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部分地区部分岗位的教师会是差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既财政拨付一部分工资,自收一部门)。
  第二,工资组成: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无法保证。
  第三,工资待遇: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社保和退休金。
  第四,社会福利:1、社保:有编制的全额(政府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尤为突出的是住房公积金,但非编教师很多没有或者标准很低)。2、贷款:尤其是房子贷款,在编人员可以凭身份和工作性质贷款,非编内人员只能抵押贷款。而且额度差距很大。
  第五、教育资源的优势:在编教师的子女可以随教职工享受当地的或者本校的教育资源,编外教师不一定,有时想进公办学校读书都难。
  第六、工作发展:在学校的教学及岗位分配上基本上都是任命在编教师,非编制教师只能在基础一直服务。
第2个回答  2019-12-11
1.教师编制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不是一个概念。教师编制考试考上后,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招聘考试,不一定是在编教师,也可能是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
2.教师编制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是不同的。教师编制考试:师范专业可以报考教师招聘的编制。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2012年开始全国统考,笔试必须通过教育知识与能力和综合素质,中学的还要多加一门专业知识的考试。需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具体报名时间,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
第3个回答  2020-01-20

教师编制和教师招聘有什么不同? 怎么考教师编制?

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教师招聘?什么是教师编制?两者有什么关系?

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又称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即具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后(即获得教师资格证。其中师范生正常毕业后就直接拥有,非师范生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进行的竞争上岗考试。考试内容按地区的要求存在不同。

教师招聘考试主要是以当地教育局组织的公考的聘用机制,教育局通过发布招聘简章(一般是地区教育网或人事人才网)包括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签约等一般程序。

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这个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就是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法规、新课改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地区是指文史、法律、数学、政治、实事等综合知识或则行测能力测试。

教师编制: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我们说的合同工一般指临聘人员。非在编老师,一般称作代课老师。(来自网络)

所以,如果想要教师编制得参与教师招聘,但是是不是参加了教师招聘就有了教师编制呢?其实这主要还是得看招聘单位所招聘的岗位的性质和需求等去决定,考生需要自己注意招聘需求。

第4个回答  2021-06-08
教师招聘考试是指你具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后(即获得教师资格证。其中师范生从2015届新生开始不再发放教师资格证,同非师范生一样也必须通过参加统一考试考取),进行的竞争上岗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各个省份和地区一般一年进行一次(四川一年进行两次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考试形式: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考核通过后才能进入面试。个别地区先面试再进行笔试例如今年山东省的东营市利津、烟台长岛县、青岛市直属学校、济南市中区部分岗位。还有个别地方只进行笔试或面试一种形式,如2019年青岛李沧区招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幼儿教师仅进行面试,选派优秀教师一般也只进行面试。
组织形式: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对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的情况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D类(中小学教师类)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又称事业编制考试,这项工作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事业单位笔试科目分为五个类别: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医疗卫生类(E类)。
其中中小学教师类(D类)考试包括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类考试,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和《综合应用能力(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 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综合应用能力(D类)》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此科目分小学教师岗位和中学教师岗位两个子类。
特岗教师考试: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
特岗计划本质上也是教师招聘考试,它是由国家发起,各个省统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特岗教师聘期3年,特设岗位教师实行合同管理,聘期内没有编制。
特岗招聘流程:①公布岗位 ②自愿报名 ③资格审查 ④考试和考核 ⑤体检 ⑥确定招聘人选 ⑦岗前培训 ⑧教师资格认定 ⑨签订协议 ⑩派遣上岗。具体招聘工作按各地方的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办法执行。
实施范围: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21个省市自治区。“特岗计划”的岗位设置相对集中,一般1个县(市)安排100个左右,1所学校安排3-5人。
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是毕业生基层落实政策,即依据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招募高校应届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考试即对报名“三支一扶”工作的人员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招募对象:省内普通高校和本省生源外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不含定向、委培生和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组织方式: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
时间节点:汇总计划:每年4月底前,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三支一扶工作计划;组织招募。每年5月底前,各地根据下达的招募计划和实际情况,采取考核或考试的方式进行招募;确定人选。每年6月底前将“三支一扶”大学生名单上报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备案;培训上岗。各地要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每年7月底前派遣“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服务单位报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