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量高,用户数多,就一定是成功的产品吗?

如题所述

我待过的地方就有标榜自己累计下载量巨大,累计用户数居多来持续自我欣赏的。但这不是终点,这只是一个起点。


评价指标

一个app产品的成功,不在于你累积的下载有多少,因为目前你活跃的设备数不够。也不在于你累积的用户有多少,因为现在用你的用户太少。评价指标都成成套出现的,不能以三个指标来衡量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


比如,下载量的衡量,除了累计下载,还有每日新增下载,然后还有设备留存。中间的指标代表了你的产品吸引力,是不是持续带来了新增。第二个代表了你的产品健康程度,有多少设备还在持续地使用中,有多少已经看不下去了走了。


再比如,用户的衡量。除了累计用户,一定要看新用户新增情况,已经用户留存情况,做好断代分析。用户的查看一定是要看活跃的,看累计是没有用的,活跃也是要看各种数据,日活跃,周活跃,月活跃。留存数据也至关重要,次日留存、7日留存、月留存。这些指标都是值得你挖掘原因分析产品,并对产品优化提升有指导意义的基础指标。


产品目标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目标,但凡是涉及到C端的产品,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让用户用起来,然后为你的产品最终目标是服务,所以用户活跃很重要。产品目标的挖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自己回去问老板去。你所要做的就是,研究你的用户情况,下载情况。为什么提升为什么下降。不要盲目的被那些累计量蒙蔽了心智,自嗨可不是产品应该掌握的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0

我待过的地方就有标榜自己累计下载量巨大,累计用户数居多来持续自我欣赏的。但这不是终点,这只是一个起点。


评价指标

一个app产品的成功,不在于你累积的下载有多少,因为目前你活跃的设备数不够。也不在于你累积的用户有多少,因为现在用你的用户太少。评价指标都成成套出现的,不能以三个指标来衡量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


比如,下载量的衡量,除了累计下载,还有每日新增下载,然后还有设备留存。中间的指标代表了你的产品吸引力,是不是持续带来了新增。第二个代表了你的产品健康程度,有多少设备还在持续地使用中,有多少已经看不下去了走了。


再比如,用户的衡量。除了累计用户,一定要看新用户新增情况,已经用户留存情况,做好断代分析。用户的查看一定是要看活跃的,看累计是没有用的,活跃也是要看各种数据,日活跃,周活跃,月活跃。留存数据也至关重要,次日留存、7日留存、月留存。这些指标都是值得你挖掘原因分析产品,并对产品优化提升有指导意义的基础指标。


产品目标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目标,但凡是涉及到C端的产品,最终的目标都是要让用户用起来,然后为你的产品最终目标是服务,所以用户活跃很重要。产品目标的挖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自己回去问老板去。你所要做的就是,研究你的用户情况,下载情况。为什么提升为什么下降。不要盲目的被那些累计量蒙蔽了心智,自嗨可不是产品应该掌握的素质。

第2个回答  2016-12-20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手机移动应用客户端,苹果商店、安卓商店、百度应用、豌豆荚等应用商店里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冲到排行榜前列才有可能被广泛下载并应用。于是,有些代理公司看中了新入行产品的急躁心态并明码标价,比如40元刷1万个下载量。对此,各大应用商店都明确表示,一旦发现刷榜行为立即处理。

    新产品愁推广求刷榜

    “刚到一家创业型公司,虽然名头是推广总监,实际诚惶诚恐。”湖南人小陶是个90后,今年3月刚到北京,昨天下午,他和同事穿梭在CBD的楼宇门口,向过往的白领赠送印有广告的面巾纸。“这种线下推广虽然累,但比那些虚头巴脑的网上推广来得更实际。”

    小陶也算个网络资深玩家,从BBS到微博、微信,都玩得不错。最近他刚入职一家餐饮互联网公司。除了拉朋友下载外,他也尝试在微博、豆瓣、微信、安卓应用市场、苹果商店等平台推广,但效果很不理想。“去参加一个同行交流会,人家告诉我,新产品最愁推广,想要迅速拉高流量必须刷榜,否则还没活下来,就被淹死在僵尸APP里了。”

    刷榜指的是雇用代理公司集中下载软件的做法,只不过要靠刷榜进入排行榜前50名、前100名,难度很大。小陶尝试联系过几家推广公司,最终考虑预算和效果只好作罢。“对方给我的报价是刷下载量1万个,收40元。现在各应用市场里,排名靠前的应用,下载量都是几百万到几千万的,如果我们不到100万连分类排行榜都上不去。”

    此前,曾有科技网站分析,决定一款应用能否上榜及排名的因素,包括下载量、评论打分、当天激活率、下载转化率、账号情况等十个,其中,下载量无疑是最吸引人的一个。

    刷榜声称靠水军实为木马

    记者通过QQ联系上了一个经营应用推广业务的卖家“青山燕”。他透露,自己有着20多个QQ群的业务人脉,以前干的是网络刷票和跟帖的“水军业务”,近两年开始转行做移动应用的刷榜。

    “接了订单后,我们会通过QQ群分派任务。散布于全国的几千名网友集中下载客户应用,然后再通过后台数据支付酬劳,一个月下来每人能挣两三千元。为保证大家随时在线随时接单,网友定时打卡签到也有奖励。”

    不过,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的人工刷榜都是噱头和幌子,调动数千人挣钱操作起来异常复杂。实际上,目前多数刷榜业务都是以虚拟方式完成,也就是说刷榜公司设计一个木马程序,通过不断变换IP地址、不间断去申请产品下载的方式来实现,当然得有技术人员及时监控和修改,防止千人一面被人发现异常。“这种方式见效快,但毒副作用是下载完了基本没有激活率和下载转化率,很容易被应用商店管理方察觉。”

    一朝冲榜容易,天天保住榜位难。

    “青山燕”透露,如果客户想确保应用保持排名领先而不至于被替代,就需要刷榜公司后期维护,并支付维护费,维护费每天1万元到2万元不等。“真正做大的产品都是真真假假,比如100万真实下载量,再买个20万假的。都是真的增长太慢,都是假的容易惹麻烦。”

第3个回答  2016-12-20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手机移动应用客户端,苹果商店、安卓商店、百度应用、豌豆荚等应用商店里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冲到排行榜前列才有可能被广泛下载并应用。于是,有些代理公司看中了新入行产品的急躁心态并明码标价,比如40元刷1万个下载量。对此,各大应用商店都明确表示,一旦发现刷榜行为立即处理。

    新产品愁推广求刷榜

    “刚到一家创业型公司,虽然名头是推广总监,实际诚惶诚恐。”湖南人小陶是个90后,今年3月刚到北京,昨天下午,他和同事穿梭在CBD的楼宇门口,向过往的白领赠送印有广告的面巾纸。“这种线下推广虽然累,但比那些虚头巴脑的网上推广来得更实际。”

    小陶也算个网络资深玩家,从BBS到微博、微信,都玩得不错。最近他刚入职一家餐饮互联网公司。除了拉朋友下载外,他也尝试在微博、豆瓣、微信、安卓应用市场、苹果商店等平台推广,但效果很不理想。“去参加一个同行交流会,人家告诉我,新产品最愁推广,想要迅速拉高流量必须刷榜,否则还没活下来,就被淹死在僵尸APP里了。”

    刷榜指的是雇用代理公司集中下载软件的做法,只不过要靠刷榜进入排行榜前50名、前100名,难度很大。小陶尝试联系过几家推广公司,最终考虑预算和效果只好作罢。“对方给我的报价是刷下载量1万个,收40元。现在各应用市场里,排名靠前的应用,下载量都是几百万到几千万的,如果我们不到100万连分类排行榜都上不去。”

    此前,曾有科技网站分析,决定一款应用能否上榜及排名的因素,包括下载量、评论打分、当天激活率、下载转化率、账号情况等十个,其中,下载量无疑是最吸引人的一个。

    刷榜声称靠水军实为木马

    记者通过QQ联系上了一个经营应用推广业务的卖家“青山燕”。他透露,自己有着20多个QQ群的业务人脉,以前干的是网络刷票和跟帖的“水军业务”,近两年开始转行做移动应用的刷榜。

    “接了订单后,我们会通过QQ群分派任务。散布于全国的几千名网友集中下载客户应用,然后再通过后台数据支付酬劳,一个月下来每人能挣两三千元。为保证大家随时在线随时接单,网友定时打卡签到也有奖励。”

    不过,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的人工刷榜都是噱头和幌子,调动数千人挣钱操作起来异常复杂。实际上,目前多数刷榜业务都是以虚拟方式完成,也就是说刷榜公司设计一个木马程序,通过不断变换IP地址、不间断去申请产品下载的方式来实现,当然得有技术人员及时监控和修改,防止千人一面被人发现异常。“这种方式见效快,但毒副作用是下载完了基本没有激活率和下载转化率,很容易被应用商店管理方察觉。”

    一朝冲榜容易,天天保住榜位难。

    “青山燕”透露,如果客户想确保应用保持排名领先而不至于被替代,就需要刷榜公司后期维护,并支付维护费,维护费每天1万元到2万元不等。“真正做大的产品都是真真假假,比如100万真实下载量,再买个20万假的。都是真的增长太慢,都是假的容易惹麻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