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2012春社交礼仪形考作业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7-09
、在正式场合男士穿西服要求:( A、C、F )
A、要扎领带。 B、不能露出衬衣袖口。 C、钱夹要装在西服上衣内侧的口袋中。 D、穿浅色的袜子。
E、领带夹应夹在衬衣的第三、四个扣子中间。 F、穿西服背心,扣子都要扣上。 A、C、F
2.英国人对动物的禁忌是:( C )A、仙鹤 B、蝙蝠 C、孔雀和大象 D、猫 C
3、握手有伸手先后的规矩:( D)
A、晚辈与长辈握手,晚辈应先伸手。 B、男女同事之间握手,男士应先伸手。 C、主人与客人握手,一般是客人先伸手。 D、电视节目主持人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时握手,主持人应先伸手。 D
4、蹲姿。( B、C、D )A、蹲姿不雅观,所以不要蹲。B、蹲姿有益健康,应该多找机会蹲一会儿。C、在孩子面前蹲下与他交谈,会使孩子感到亲切。D、蹲姿最好采取两膝一高一低的姿式。E、累了蹲下并不解乏,都不如坐在地下。 B、C、D
5、男士西服单排扣有两个,在正式场合站立时,应如何扣?( A )
A、 只扣上边一个。 B、只扣下边一个。 C、两个都扣上。 D、两个都不扣。 A
6、西方的愚人节在哪天?( B )
A、3月1日。 B、4月1日。 C、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D、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B
7、介绍两人相识的顺序一般是:( B )A、先把上级介绍给下级 B、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C、先把客人介绍给家 D、先把早到的客人介绍给晚到的客人 B
8、仪容美的自然美包括:( A、B )A、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某些自然特征。 B、保持个人面容的独特性。C、最美的面容是微笑。 D、保持面容的红润、光泽。 E、要适当化妆。 A、B
9、在下列场合应关闭手机,不准使用。( B、C、D )
A、 影剧院。 B、考场。 C、乘坐飞机。D、驾驶机动车。 E、会场。 F、图书馆。 B、C、D
10、有客人来访,与客人说话时应注意:( A 、B )
A、不要当客人面与家人争执。 B、不要边谈话边忙着做其它事 。 C、不要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D、不要谈自己的工作。 E、不要谈客人家里的事。 F、不要谈自己家里的事。 A 、B
11、西方的母亲节是:( B )A、4月1日。B、5月第2个星期日。 C、6月第3个星期日。D、3月1日。 B
12、在正式场合,男士穿的西服有三个扣子,只能扣( B )
A、下面1个。 B、中间1个。 C、上面1个。 D、三个都扣。 E、三个都不扣。 B

三、简答。
1

、举出三个古代的礼仪至今仍在使用例子,说明礼仪具有传统继承性的特征。 例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爱子女),热情待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双手递物、接物。这些礼仪自古至今都是一脉相承的。
2、选择个人外部式样时,除了要根据个人内在品质外,为什么还应考虑职业和年龄?举例说明。
不同的职业面对不同的公众,对其仪表有不同的要求,有些职业需统一着装,如警察、军人。有些职业虽然对着装没有统一要求,但对服饰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如公务员、教师,就不宜穿着过于花哨、艳丽的服装,不宜佩戴显眼的手饰。另外,随着年龄的变化,不同的年龄段在仪表、仪态上也应该有所区别,青年人可以表现得天真浪漫,而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则应表现得成熟稳重。
3、你认为下属对上司的礼仪最应注意的是什么?(不少于答5项)
(1)听从上司的指挥安排。(2)尊重上司。(3)接受任务时认真听取上司的布署。(4)遵守时间。(5)进入上司办公室要敲门。(6)与上司见面时,衣着得体,不随便吸烟。 (7)主动与上司交往。(8)不在上司面前过分表现自己。(9)与上司谈话时不抢话。
4、传统观念与外来影响的冲突所造成形象的扭曲。
传统观念是要求一个人衣冠整洁,才表示这个人的品性端正;而国外流行把帽子歪戴,有些中国人也学着歪戴帽子,就会让人觉得不顺眼,往往对这样人难以评价。再如:传统观念中只有太穷的人才穿破衣服,稍有条件的也要把破衣服缝补好再穿。而现在受国外影响,有的青年人穿起“乞丐服”,明明是新衣服,却要有带毛边的破洞。还有人把头发染成了各种颜色,这在传统观念中只有小鬼的头发才是有颜色的,于是受国外影响,接受新潮的人,打乱了传统评价人的仪表标准,难以从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品质,造成了形象的扭曲。
5、礼仪的本质。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安定、和谐的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在纷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习俗与社会规范。
6、举例说明礼仪有助于国际交往。
如教材中的事例(13-14页):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乘坐长途卧铺车箱的经历,感受到中国人的文明、热情、友好,认为“有机会与中国人亲近,令我由衷地高兴”。(也可答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重视礼仪促进合作;不重视礼仪而影响合作的例子。)
7、西方普遍禁忌的数字是“13”,为什么? 相传,耶稣最后的晚餐有13个人,而出卖他的犹大,则是最后一个来的第13个人。因此,禁忌“13”,认为13不吉利。
8、作为参加会议者应注意哪些礼仪? (1)准时到会。(2)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并在适当时候用鼓掌表示感谢或鼓励。(3)不喧哗、不交头接耳。(4)有事需要离开,应向有关人员说明并轻轻离开,不要大摇大摆离开。
9、举例说明礼制与礼俗的区别与联系。
礼制是国家制定的礼仪制度,礼俗是民间形成的礼仪习俗,礼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民间优良的礼俗,同时摒弃一些过时陈腐的礼俗。如:我国婚姻法吸收了民间优良的礼俗,规定了结婚年龄,婚姻要建立在自主、相爱的基础上,;禁止买卖、包办婚姻等,摒弃了一些陈腐的礼俗。
10、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为什么要求提高全民特别是北京市民的礼仪修养? 在外国人面前充分展示中国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和自强、自信的精神;中国人与全世界人民的友好诚意。
11、作为行为规范的礼仪,为什么还要灵活运用?请举例说明。
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应该是人人遵循的,但由于人际交往的对象和场合的区别,在同一规范中又有差别,所以,又要灵活运用。如握手已经成为与人见面时的礼仪,但对老朋友、新朋友,男士、女士,在握手的方式、时间长短、力度,则应有所区别,要灵活运用。
12、举出三个例子说明礼仪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礼仪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变化,因此,具有时代性特点。
例一:过去的跪拜礼,现代用点头、鞠躬、举手礼等代替。
例二:解放初期,迎接外宾的大规模欢迎仪式,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现在大大简化了。
例三:过去“串门”的习俗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多快减少了,没有十分必要很少串门了,即使做客,也是办完事就走,免得打扰别人。
13、在选择个人外部式样时,除了要根据个人内在品质外,为什么还应考虑场合和本人的生理特点?
同一个人,内在的品质没有变化,但在不同场合,他的外部式样要随之改变。例如:同一个人参加婚礼和参加葬礼的仪表就有很大不同。婚礼上要穿着华丽、鲜艳,表情要欢乐、喜庆;而葬礼上要穿着素淡、深暗,表情要肃穆、悲伤。
另外,每个人的生理特点不同,有胖瘦、高矮之分,同样花色的服装,胖人适合穿竖条花纹的,瘦人则适合穿横条花纹的。其它如饰物的方圆、大小,女士高跟鞋的鞋根粗细,袜色的深浅,都要根据脸形、体形选择。
14、你认为上司对下属最应该注意的礼仪是什么?(不少于答5项。)
(1)关心下属生活。(2)公私分明。(3)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4)信任下属。(5)培养提拔下属。(6)对下属讲信用。(7)多听下属意见。(8)不吝惜对下属的赞扬。(9)勇于承担责任。
15、为什么说财富的增长与素质提高不同步会造成形象的扭曲?
我们强调个人的形象是内在的品质和外部的式样相统一。有的人虽然财富增长了,有条件打扮自己,使自己穿着名牌,住高级饭店,美容美发;如果素质没有提高,他的言行、举止仍然停留在素质较低水平,造成了形象内外不一致的扭曲现象。人们常说的暴发户就是典型的代表。虽然他们有钱了,外表可以打扮得富丽光艳,但气质和修养仍然是粗俗的。
四、问答。
1、举例说明礼仪的培养为什么要求加强道德修养?
道德是礼仪的基础。一个有道德的人必然具备对别人的关爱和尊重的品德,所以,有道德的人必定会以礼待人。因此,我们在培养礼仪过程中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例如: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工作负责、乐于助人。他必定会尊重别人、关怀别人,待人自然会有礼貌。
再如:劳动模范李素丽,她身为公交车的售票员,热爱工作,热情为乘客服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以礼待人。
2、为什么说“串门”与“做客”不同?做客前应作些什么准备?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每个人的日程安排,包括节假日都很紧凑有序,而且信息交流的方式又很多、很方便,一般没有特别的必要,不再到别人家里做客,以免打扰别人。因此,与以往那种在休闲时,无目的到别人家东拉西扯随便聊天的“串门”,是不同的。做客应作好如下准备:(1)为达到做客目的,应考虑好怎么说话。(2)要约好拜访时间,准时到达。(3)预先约定拜访人数。(4)注意服装仪表。(5)考虑是否带礼物?带什么礼物?
3、上司为什么要对下属讲究礼仪?主要有些什么内容?
如果想让下属工作得更好、更主动、更积极、更有创造性,让下属与组织紧密联系起来,对组织有种归属感、荣誉感,上司就应该关心下属、尊重下属,对下属讲究礼仪。主要有:(1)关心下属生活。(2)应公私分明。(3)要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4)信任下属。(5)培养提拔下属。(6)要讲信用。(7)多听取下属意见。(8)不要吝惜对下属的赞扬。(9)勇于承担责任。
4、什么是个人形象扭曲?根据我国目前情况造成形象扭曲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形象的扭曲是指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形式的不统一。主要原因:
(1)财富的增长与素质的提高不同步。(2)艰苦朴素与注重外表的矛盾。(3)传统观念与外来影响的冲突。
5、举例说明礼貌、礼节和礼仪的区别和联系。 礼貌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节指一个人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有礼貌的人要靠礼节才能表达出对别人的尊重。如一个有礼貌的学生与老师谈话,他会通过自己的站姿或坐姿以及谈话的谦虚态度,这些礼节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礼仪是指一个复杂活动中多个礼节所构成的整体。例如:过教师节,学生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往往在庆祝会上,通过发言、献花、慰问演出、赠送贺卡……一系列的礼节构成了对老师的礼仪。
6、举出两个例子说明为什么学习礼仪课要求“灵活运用、随机应变”?
学习礼仪课要学会礼仪的规范,礼仪的规范是不能以个人的意愿随便改变的。但是礼仪的地域性和差别性的特征,礼仪的“入乡随俗”的原则又决定了它的随机应变灵活性。
例一:请客吃饭,有的民族禁忌喝酒,你就不能向他敬酒;有的民族把狗当做人的好朋友,你就不能请他吃狗肉……
例二:见到了老朋友可以长时间紧紧握手;与初次见面的异性握手就应短暂地握一下;与卧床的病人握手只应轻轻地一握;如果自己正在干活,手脏,也可以向对方表示不能握手,表示抱歉。

五、
1、举三个例子说明礼仪的“适度”原则。
礼仪的适度原则是要求施礼时,既要到位,又不要过头。做不到位或做过了头都会使人感到是失礼。
例一:对上级领导尊重不够是无礼的表现;但过分地恭维,让人感到是奉承,反而失礼了。例二:请客人吃饭,如果太寒酸了,会让客人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但过分地铺张浪费,也会让客人觉得难以接受,反而不舒服,同样也是失礼。例三:售货员对待顾客热情服务,特别是微笑服务可以使顾客感到亲切、友好;但过分热情反而会使顾客产生怀疑:是否有欺诈?是否在推销假冒伪劣商品?
2.“入乡随俗”是礼仪的重要原则,但做起来又有很多实际问题,请分别对遇到的下列情况谈谈你如何处理。
(1)西方人把宠物当成了家庭成员,十分爱护。如果有人驱赶、或用脚踢,他们会很反感。你如果到有宠物的西方人家里做客又怕宠物,该怎么办?在做客前向主人说明,请主人把宠物看管好。
(2)有人请客,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当给你夹时,你该如何?一般可以客气地回答,我自己夹我喜欢的菜吃。不必为我夹菜,同时表示感谢。另外,也可以要一双公筷给主人夹菜,表示回敬,同时让主人懂得给别人夹菜应使用公筷。
(3)有的民族或地方,为了表示待客热情,宴请时非让客人喝酒喝醉才认为你够朋友,而你不能喝酒,也不愿喝醉失态,该怎么办?诚挚地说明自己不能喝酒,很有礼貌地谢绝,不得生硬地拒绝,造成主人尴尬。另外,也可以介绍自己习惯的喝酒方式,请主人谅解。也可以向主人介绍现代文明的饮酒方式是互不劝酒,希望主人能接受各种饮酒方式的并存。
(4)希腊人用摇头表示同意,用点头表示不同意,当你与希腊人交谈时该怎么办?要与对方事前说清,用哪种方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就可以避免误会。
(5)你是无神论者,来到信奉宗教地区,进入寺庙或教堂,信徒们有的焚香叩头,有的虔诚膜拜,你该怎么办?自己不必学习信徒的做法,但为了表示对信教者的尊重,应该表现出庄严肃穆的态度,不得有嘻笑、打闹、喧哗、歧视等失礼的表现。
3、微笑使人感到亲切、友好,如果“微笑服务”成为一种“包装”和无奈,甚至“伪装”,你对此有些什么看法。 “微笑服务”是职业要求,就应该学会微笑;如果对职业满意,有敬业精神,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的微笑固然很好;但做不到这点,也应该培养使客户感到亲切的微笑,避免生硬的“伪装”。
4、礼仪既要求自尊又强调宽容,这两者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请举例说明。 自尊指人格、国格在受到对方有意的侮辱情况下的抗争;而宽容是指对方无意而出现的失礼或由于习俗差别而出现的失礼,则应宽容,两者并无矛盾。
5、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礼仪往往被只重视业绩的员工忽视,认为只要自己工作能力强,就可以被人赏识,并对注重礼仪的人颇有微词,对此你有些什么看法?
(1)首先应该肯定,有工作能力,在工作中有成绩是被上司和同事赏识的重要条件。(2)但忽视了人际关系,忽视了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礼仪则是错误的。因为礼仪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可能与他人友好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仅仅靠一个人来完成。如果忽视了与同事和上司的礼仪,必然会影响到与别人合作,也就会影响了个人能力的发挥。(3)事实证明:很多人被抄鱿鱼,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差,而是由于他的人际关系差。
6、我国十分讲究“礼尚往来”,遇到下列情况,你如何处理?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1)朋友之间关系不错,你请他吃一次饭,他总要找机会回报你,而且档次明显提高了,那么下次你再请他吃饭,该怎么办?是加码再提高?还是与他相当?还是降低水平?还是怕不断高攀,干脆到此为止,不再请吃了?根据个人的实际条件办,是最好的办法,既不必攀高加码,也不必干脆到此为止。交友靠的是以诚相待,不必在吃饭上讲究奢俭。
(2)朋友办婚礼本应参加,但要送礼品、礼金,而自己经济状况不佳,多送承担不起,送少了面子上又不看好,不去更说不过去,你说该怎么办?朋友结婚,还是要参加的。礼品、礼金随大流即可,总得破费一次。在目前情况下,不这样做真没有好办法,这种情况逐渐会改变的。一是婚礼会越来越从简,送礼金、礼物也会逐渐淡化;二是大家生活会越来越好的,送礼就不会成为负担。
(3)几个同事相处得很好,经常聚聚吃顿饭,互相表达情谊,但不能总由别人付钱,得轮流来。如果自己经济状况不佳,家庭负担较重,轮到自己掏腰包时真觉得沉重。若这种聚会不参加,又显得与大家不融洽,你该怎么办?为了表示与大家的友情,偶尔参加一次,白吃一顿也不妨,一般可以托辞不参加,也可以干脆不参加,因为在其它方面能与同事友好相处,不在乎必须在一起吃喝。
(4)朋友给你送礼,请吃饭,然后提出来求你办一件你能办但明显是不该办的事。不帮忙,已经受了礼、吃了饭,显得太不讲情面;帮忙吧,又违心背理。你看怎么办?虽然受了礼、吃了饭,不该办的事还是不能办,这一点可以对朋友讲清楚,因为这是原则问题,也是人格问题,得罪了朋友也没办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比得罪了朋友更重要。有机会可以回赠礼物,弥补一下也是个办法。如果朋友从此断交了,也就由他去吧,但问心无愧。但愿朋友能谅解。
(5)你很有爱心,待人热情,看到同事、朋友遇到困难都会主动相助,但当你遇到困难时却得不到他们的帮助,你会怎么想?以后还会像过去那样热情帮助别人吗?首先要明白,真正有爱心、助人为乐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是自得其乐。别人如果也能像你一样乐于助人,也帮助你,当然很好;但别人做不到,不应该影响自己的情绪,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因为每个人的修养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目前,社会上有些人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一切都向“钱”看。正因为如此,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更显得可贵。要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助人为乐的人必定会越来越多的。

六、判断说明。

1. 如果经常向许多单位求职,可以打印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求职信,复印后在求职时用钢笔填上单位名称即可。 解答:错误。简历可以打印、复印,但求职信一个单位专门写一封更好些。并且,求职信的内容要么都打印出来,要么都手写,不要两者混杂。
2. "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属于封建迷信与礼教的产物,在现代早已没有价值。 解答:错误。古代有些避讳属于封建迷信与礼教的产物,不需要学习,但其中体现的对人名字的敬慎,却应吸收。名字作为人的符号代表,随便贬读或用于戏谑都有失礼貌。这涉及到对人的恭敬态度。
3. 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这是人类普遍相同的体态语言。 解答:错误。印度等一些南亚国家以及保加利亚一些民族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4. 某女士应邀到一个公司老板家吃晚饭。由于知道老板的夫人喜欢鲜花, 就买了一束红玫瑰送给老板夫妇。 解答:错误。红玫瑰的花语是爱情,送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对象。
5. 对于两个互不相识的客人,如果他俩性格不相合,主人就没有必要为他俩作介绍。 解答:错误。作为待客之礼,主人有责任介绍客人相识,融洽交谈。
6. 在宴会过程中如果感到太热了,可以脱去外衣。 解答:错误。这样做有点太随意,也不整齐雅观,对主人也不够礼貌。如果实在太热了,可以在主人的建议下脱去外衣。
7. 当对方就你不喜欢的话题谈个不停时,你应该明确告诉他,你不喜欢,请他换个话题。:错误。耐心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是一种教养,一种礼节要求。也可在适当时机转移话题,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8. 下小轿车时,先伸出头,然后伸出身体和脚:错误。这给人"钻"出车的感觉。应是先下脚,后出身子与头。
9. 自己手上很脏,来不及擦干净,但这时别人已伸出手来,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也伸出手去握。 解答: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向对方解释不能握手的原因,并向对方致歉即可。
10. 用西餐时,刀口内向,叉齿向下,呈八字状放在餐盘上,表示用餐完毕。错误。这样是表示用餐未完。
11. 在宴会中,离主桌越近,桌次位置越高。 解答:正确。
12. 在包装礼品时,要去掉礼品上的价格标签。 解答:正确。不然会让受礼人认为你在告诉对方礼物的价值。

七、

1. 许多人际交往活动在餐桌边进行,请根据所学礼仪知识总结出文明用餐中最值得注意遵守的十项餐桌礼仪。解答:(1)吃如其人-进餐举止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教养;(2)赴宴的衣着整洁大方;(3)入座时最好一次性调整好椅子位置;(4)入座后注意避免将双肘支在桌上,或在进餐聊天中,把双小臂平放在桌面上;(5)只夹取自己面前伸手可及的菜肴品种;(6)有人在席间致祝酒词或同你说话时,通常不要再独自继续大吃大喝;(7)期间如果有人不慎碰洒了饮料或碰掉了餐具,你应尽可能地淡化对应,且勿"竭力"帮助,不要使当事人成为注目的焦点;(8)进餐时在菜肴中发现什么不洁物时,不要大惊小怪,以免败坏了大家食欲,小声招呼服务员悄然换一盘新菜即可;(9)一道菜上来后,应该让主宾先尝,或等主人请让之后再夹取品尝;(10)自助餐厅就餐时,一次性取食物不要太丰满,宁可多次取食;(11)在进餐时,尽量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剔牙,非剔不可时,应以手掩住口部;(12)席间请勿吐痰,即使吐在手帕里也不应该;(13)喝咖啡时应注意用小勺搅完咖啡后不要用小勺舀着咖啡喝;(14)请客人吃饭应注意选择环境幽雅、干净的就餐地点。
2. 简述听现场音乐会的注意事项。
解答:音乐厅是对人们进行真善美教育和熏陶的高雅场所,到音乐厅听音乐我们必须十分注意我们的仪态、行为和礼节。我们要使自己的着装干净整齐,最好是穿礼服。应提前到场入座。如果迟到,要悄然入座。自觉遵守音乐厅规则,将手机、呼机静音。观看中不要高声发表意见,不要谈笑喧哗,更不要把自己熟知的情节向不知道的朋友作介绍。尊重演员的艺术劳动,每个节目完毕,应该鼓掌致谢。
3. 面试应注意哪些问题?略举几例。
解答:面试对我们非常重要。是在一个非常有限的时空中去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面试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要求我们充分把握面试中的每一个细节因素去给自己创造机会。
(1)面试前要做好有关问题的准备。应该对目标追求和工作目标尽可能的了解,例如有关用人单位的要求,客观的评估自己的求职资格、工作能力;尽可能的设想准备面谈时对方可能要问的问题。(2)要准备好求职信。求职信是帮你打开用人单位的钥匙,要注意求职信的制作,最好是手写,要注意内容具体等注意事项。(3)面试前一天要到招聘现场做一下考察,准备好与面试相关的服饰,备好擦鞋器、纸巾,女生要带好化妆盒、备用丝袜,带好笔和记事本,带好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和证书。(4)面试要有良好的心态。一方面要展示自己的优势,二是要把失败看成人生财富。(5)面试中要注意个人礼仪。良好的仪表是成功的象征。良好的仪容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仪态是成功的重要方面,良好的谈吐是成功的关键。(6)注意好应聘后的应有礼节,一是要适时表示感谢,二是要适时询问结果,三是要冷静调整心情。
第2个回答  2013-01-14
案例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