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村的经济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第一产业 建国前, 村东洼地100多公顷,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亩收粮食不足80公斤。村西地势高,紧靠大沙河,周围有碱地10公顷。1952年,庞明义组织10户村民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村里相继成立了4个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几年的奋战,打砖井50眼,修渠排涝压沙盖碱,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1959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公斤, 提高到亩产160公斤。1960年至1962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村民生活十分艰难。1964年,以支部书记张书伦为首的村党支部,组织动员全村群众, 开始治理村东洼地,切割成方,挖渠筑田,投工6万个,动用土方12万立方,将涝洼地改造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粮田,粮食产量又有了新的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党支部书记崔永升带领支部一班人,为使村民尽快致富,结合本村实际,动脑筋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打机井50多眼,建扬水站1座,挖蓄水库4个,将全村所有耕地改造为水浇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1984年,粮食亩产突破双千斤。
1996年以来,村里以农业增效、村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140多个,主要种植芹菜、黄瓜、西红柿、 芸豆、茄子、辣椒等。每年向市场提供蔬菜700余吨,产值80余万元。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就增加600元。200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80万元。
第二产业 该村工业始于人民公社时期,当时只有木工厂和土砖窖厂,从业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支部带领村民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村办、户办工业。1983年以来,建起新砖瓦厂1座,年产红砖400万块,年产值50万元。先后建起了面粉加工厂、粉条厂、酒厂、酱菜厂、板材厂等5家工业企业。至2000年底,全村工业从业人员110人,工业总产值280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
第三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的步伐,村里开始兴办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983年10月7日,建立了集贸市场,五天一集,农历逢2遇7是村里大集日。集日时,摊位达到410个,赶集人数5000余人,集市交易额5万余元,促进了物资交流,搞活了商业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村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充分利用集贸市场的有利条件,把沿街开发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1999年,投资90余万元, 在大街南侧建起了1座商业楼,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设有百货商店、卫生所、饭店、建材门市、农机维修部、良种和农药专卖店、化肥销售点等业务经营场所。 商业楼年经营额170万元,年创收30万元。商业楼的建成,既发展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又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改观。运输业也有发展,有3辆客车运营于该村、县城、济南之间。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余人,实现总产值180万元,创利税20万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