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完整地图最早是由周培公制的吗

如题所述

中国最完整地图是《康熙皇舆全览图》,但不是周培公绘制的。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聘请西洋传教士经过经纬度测量绘制而成。该地图经过十年的实地测绘,于1718年初步完成。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 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

《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中国清朝所绘的地图。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于1718年初步完成,由于蒙古准嘎尔部尚未归属,当时新疆一带未能详绘,直至乾隆帝两次遣专人详查之后方得以补全。

扩展资料:

绘制背景: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出木刻版《皇舆全览图》﹐有总图1幅﹐分省图和地区图28幅,但西藏及蒙古极西地方多空白。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印行铜版图﹐以纬差8度为1排﹐共分8排﹐41幅,这种以经纬度分幅的方法在中国是第一次。文字记注方面在内地各省注汉字﹐东北和蒙藏地区注满文。故后人又题名为《满汉合璧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这版本流传较广。 

已详绘有西藏和蒙古极西地方﹐分省图和地区图增至32幅﹐其范围东北至库页岛(萨哈林岛)﹐东南至台湾﹐北至贝加尔湖﹐南至海南岛﹐西北至伊犁河﹐西南至列城以西。在西藏边境标注出朱母郎马阿林(珠穆朗玛峰)。图上以通过北京的经线为中经线﹐经纬网用梯形投影法。

1721年(康熙六十年)又刊印一次木刻版﹐木刻版的所包含的地域范围与1719年的铜版图相似。

后来﹐为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又刊木版小叶本﹐以省﹑府分幅﹐计227幅。不绘经纬线﹐且只包括内地各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皇舆全览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4

《皇舆全览图》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地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只不过《皇舆全览图》并非周培公所绘,而是康熙授意朝中传教士所为。

康熙皇帝费30年心力,组织领导测绘全国地图,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亚洲也是创举,意义十分重大。康熙选派官员和精通天文算法的专家梅瑴成、明安图及皇子们,并聘用外国传教士白晋、费隐等技术专家,分期分批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测绘。

同时规定使用固定统一的尺度,以工部营造尺(1尺= 0.317米)为标准尺和计算单位。以营造尺18丈为1绳,10绳为1里,天上1度即地下200里,也就是200里合地球经线1度。

用绳量地法测量各地的距离里数,采用三角测量、梯形投影法等等,这些都是首次运用,很有创见,不仅奠定了中国地理学、测绘学的基础,对世界地理学也是一大贡献。

扩展资料:

《皇舆全览图》,木刻墨印设色,不注比例,板框210cm × 226cm,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内府刻本,是康熙朝绘制全国舆图中刊刻年代较早而又罕见的善本舆地图。

此图所绘地域幅员辽阔,东北至萨哈连岛(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阿克苏以西叶勒肯城,北至白尔鄂博(贝加尔湖),南至崖州(海南岛)。图上注有经纬线,用梯形投影法,以北京为本初子午线,东经320至西经360,北纬180至550。

山脉河流以及各省、府、州、卫、所、县、镇、关、堡等重要地方绘制精详,关内外均用汉字注地名,又以黄飞签注五岳、河流、省会等地方。图上以红、黄二色标示两条横贯东西的干线,南干红色,北干黄色。

红线起自昆仑山之东南,顺布伦楚必拉(金沙江)南下,经云、贵、湘、赣等省入闽至福州入海。黄线西起昆仑山之东北,经星宿海、陕甘、蒙古,出义屯门(今长春)经兴京至长白山止。西藏地区多空白简略,图上嘉峪关外的“西几州”、“达里图”尚未设立卫所,据专家考证,此图绘制时间当为康熙五十六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皇舆全览图

参考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皇舆全览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
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国家测绘局考证后认为,它们比中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300年。作者不详。
所以,中国最完整的地图并不是周培公绘制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8
这么精良的地图不是一个人能搞定的啊,一个团队弄的,电视剧只是电视剧当不了真的啊
第4个回答  2012-06-08
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的7幅地图,成图年代日前得到确定。专家证实,这些地图为迄今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
这7幅地图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发现的。该所研究员何双全考证后确定,其成图年代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国家测绘局考证后认为,它们比中国经实测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传世地图———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图约早300年。作者不详。
何双全说,这些地图均是用黑线绘制在4块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图形比较清晰、完整。该地图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所属的行政区域、地理概貌和经济概况。地图中有关地名、河流、山脉及森林资源的注记有82条之多。令人惊叹的是,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该地区的许多峡谷在木板地图上仍可以找到,并与《水经注》一书的记载相符。
有关考古专家和历史专家认为,这批秦代木板地图为研究中国先秦发达的地图学文献资料提供了实物佐证,把中国地图绘制史又提前了几百年,是研究中国地图绘制技术的珍贵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