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如何一步步输给薛宝钗的?

如题所述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件事情,首先第一个就是红楼梦本身赋予给林黛玉的象征意义。第二个就是林黛玉的性格因素,第三个就是在大时代背景下金玉良缘比木石前盟更得人心。

首先我们看第一点,因为和贾宝玉的木石前盟之约,林黛玉下凡尘历劫,就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浇灌她的恩情,从一开始,林黛玉就是来还眼泪的。这就直接给宝黛爱情贴上了悲剧标签。同时,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象征的是自由追求爱情,突破封建礼教的桎梏的一个隐藏含义。

第二点,林黛玉的性格呢,本身就是特别的敏感。由于寄人篱下,他虽然纵有才情,却活得小心翼翼。因为对爱情,对宝玉有所要求,所以在得不到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的尖酸刻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缺爱的体现。同时,因为是作为一个才女,他自有他的傲骨。所以和薛宝钗对待众人的态度不同,他更显疏离。这会让下面的人认为他不近人情,不好相处。就一点上,因为贾宝玉的身份,所以宝玉的夫人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能够持家的,这样看起来,宝钗会比黛玉更合适。

第三点,在当时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思想桎梏的情况下,无论是从家世方面,还是性情方面。从利益相关的角度出发,贾府众人基本会选择金玉良缘,并且薛宝钗还有一个很疼爱的母亲为她谋划。但林黛玉却是孤身一人,即便是贾母疼爱他,也不可能,重过贾宝玉以及贾府的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7
宝玉、黛玉的爱情,本来在贾府上下尽人皆知,宝黛“二玉”的婚姻,一度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第66回贾琏仆人兴儿品评贾府人物时,提到宝玉的婚事:“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兴儿的这段话,反映贾府上下人等的看法。小说写到这里,宝黛婚姻似乎已成定局。

那么,为什么宝黛最终竟不能如愿以偿呢?可以说,黛玉孤独的处境和率真的言行,使自己丧失了意愿中的婚姻。第42回之前,黛玉在与宝钗的争锋之中,因无人“教诲”,屡屡有当众失态的表现,使黛玉一步步失欢于家长,使她在这些能够左右宝玉婚姻的人面前丧失了入选的资格,从而致使黛玉的婚姻希望一步步被自己所摧毁。

能够决定宝玉婚姻大事的人物,在贾府中,有掌握家务实权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3个,在贾府外,还有一位身居皇宫的贾元春。贾元春、王夫人是坚决的拥薛派,元春分给宝钗和宝玉相同的端午节礼中,可以看出贾元春是完全支持“金玉良缘”的;对王夫人来说,宝钗是王夫人亲姊妹薛姨妈的女儿,一爱一憎判然分明。即使没有这层亲缘关系,王夫人也是赏识宝钗而排斥黛玉的,第74回,王夫人痛骂模样似黛玉的晴雯那“狂样儿”,流露出王夫人对黛玉“轻狂”的严重不满。

王熙凤对宝黛婚姻的态度,只能是顺从贾母和王夫人、贾元春等人的意旨。而贾母呢?第30回,贾母为“二玉”吵闹之事,抱怨自己一个“老冤家”遇到两个“小冤家”,以至于泪下,表现了既不愿违背“二玉”意志,又不便违背元春意旨。可以说,“木石前盟”最终被“金玉良缘”所取代,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林黛玉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是摧毁她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摧毁了她那美好的生命。
第2个回答  2019-07-17
她虽然深得贾母的百般宠爱,但在贾府里她始终有“寄人篱下”的孤独感,贾家再好,终究这里没有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何况,贾府上下,都生就一双双势利眼,骨子里就清高孤傲的她更能体会其中的酸楚。王夫人的刻板冷漠,薛姨妈的虚与委蛇,王熙凤的见风使舵,贾政的不问世事,还有薛宝钗的世故圆滑,最终拆散了黛玉一生所系的“木石姻缘”。

多愁善感的天性,使她没法和与她有同样遭际的史湘云那般洒脱,唯一的情感寄托就是和贾宝玉的那份飘忽不定的爱恋。爱上了一个“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宝二哥,注定她的眼泪要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了。

骨子里她是个本真纯良的女子,从来霁月风清,坦坦荡荡,但有时难免随心所想便把那伤人的话说出了口,又惯会在人前使小性,动辄言语相讥,睚眦必报。因此贾府上下都说她尖酸刻薄。其实这正是她的天性率真,不通世故。她完全没有薛宝钗的老成世故,她不知道在贾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少年老成的薛宝钗为了讨好自己的姨妈,面对金钏的跳井而亡居然可以世故冷漠到跟王夫人说这丫头是在井边玩耍不慎落入井中的;而不通世事的林黛玉则可以轻狂到当着王夫人的面,亲手喂宝玉喝冷酒。没眼力劲儿到这个田地,一向刻板保守的王夫人怎么会喜欢她?

谁优谁劣,须得比较一番才能看得分晓。世人都说林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其实真正目无下尘的是平时谦恭随和的薛宝钗。林黛玉虽能外表看上去很“冷”,其实心里如一盆炭火。就是对待贾府的下人奴婢,林也是以心换心,平等相待;不像宝钗,外表热情,内心“冷血”,骨子里,她把下人只看做富贵人家买来的一些玩意。所以,金钏死了,宝钗才会那样毫无人性地说出那番冷漠彻骨的话。对待香菱作诗的态度,薛宝钗颇有微词,言下之意,一个奴婢,何必附庸风雅地做什么诗?可林黛玉,对香菱作诗不仅大家赞赏,而且倾囊相授。可见,对待下人,真正目无下尘的是薛,而不是林。林的“冷”,只是外表;薛的“冷”,深入骨髓。

一个清清白白,露在表面;一个阴冷守拙,不形于色。

黛玉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活在自我梦幻中长不大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则是唯一出现在她梦幻中的一个神瑛侍者,眼见那个处处优秀的宝姐姐要来抢自己的宝哥哥,她当然要极力地抗争。但她选择的方式却是小孩子惯用的“赌气”、“撒娇”,如此孩子气,与老于世故的薛宝钗一比,当然要完败无疑。

最终天性败给了世故,热忱输给了冷漠,爱情遭到了世俗的绑架,葬花词成了这绝世女子的挽歌。“尔今死去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17
她虽然深得贾母的百般宠爱,但在贾府里她始终有“寄人篱下”的孤独感,贾家再好,终究这里没有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何况,贾府上下,都生就一双双势利眼,骨子里就清高孤傲的她更能体会其中的酸楚。王夫人的刻板冷漠,薛姨妈的虚与委蛇,王熙凤的见风使舵,贾政的不问世事,还有薛宝钗的世故圆滑,最终拆散了黛玉一生所系的“木石姻缘”。

多愁善感的天性,使她没法和与她有同样遭际的史湘云那般洒脱,唯一的情感寄托就是和贾宝玉的那份飘忽不定的爱恋。爱上了一个“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宝二哥,注定她的眼泪要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了。

骨子里她是个本真纯良的女子,从来霁月风清,坦坦荡荡,但有时难免随心所想便把那伤人的话说出了口,又惯会在人前使小性,动辄言语相讥,睚眦必报。因此贾府上下都说她尖酸刻薄。其实这正是她的天性率真,不通世故。她完全没有薛宝钗的老成世故,她不知道在贾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少年老成的薛宝钗为了讨好自己的姨妈,面对金钏的跳井而亡居然可以世故冷漠到跟王夫人说这丫头是在井边玩耍不慎落入井中的;而不通世事的林黛玉则可以轻狂到当着王夫人的面,亲手喂宝玉喝冷酒。没眼力劲儿到这个田地,一向刻板保守的王夫人怎么会喜欢她?

谁优谁劣,须得比较一番才能看得分晓。世人都说林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其实真正目无下尘的是平时谦恭随和的薛宝钗。一个清清白白,露在表面;一个阴冷守拙,不形于色。

黛玉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活在自我梦幻中长不大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则是唯一出现在她梦幻中的一个神瑛侍者,眼见那个处处优秀的宝姐姐要来抢自己的宝哥哥,她当然要极力地抗争。但她选择的方式却是小孩子惯用的“赌气”、“撒娇”,如此孩子气,与老于世故的薛宝钗一比,自然要完败无疑。

最终天性败给了世故,热忱输给了冷漠,爱情遭到了世俗的绑架,葬花词成了这绝世女子的挽歌。“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哪里是在葬花,分明是在埋葬自己呀!
第4个回答  2019-07-17
当林黛玉初次进入贾府的时候,贾母对她也是分外疼爱的。但林黛玉始终是体弱多病,身体不是特别的健康。为相反,薛宝钗就是身体健康的那一类,这身体优势就占了不小的比例。当然性格原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林黛玉,她是那种忧愁善感,心眼儿有点小的,有点多疑的,不轻信他人的。也不会说漂亮话的那种性格。而相反,薛宝钗她是那种性格开朗,然后善解人意,擅长察觉观色的那种。从性格方面,薛宝钗就讨喜了。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贾府未来的女主人必须是那种端庄一点儿的,林黛玉,不太符合。古时候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林黛玉她太锋芒毕露了,她很聪明。但是这相反,对于有着旧观念的贾母等人来说,反而是不太好成为一个劣势。而薛宝钗他很清楚这些的规则,所以尽管她也是那种文采斐然的,但是他把自己那些聪明都恰到好处地收了起来。所以在这一点上,她就比林黛玉高明许多。
其实我觉得林黛玉输给薛宝钗,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输,如果按现代的爱情观来看么,林黛玉应该是赢的那一个,因为她对象的心在她的身上,也就是说,贾宝玉爱的那个女子是林黛玉,而并非薛宝钗。从《红楼梦》的结局中来看,林黛玉最后是孤独的,病死的。有一幕黛玉葬花也是让人分分的泪目。但最后薛宝钗也是没有好的哪里去,她和贾宝玉被迫结婚之后。贾宝玉走了。而薛宝钗就只能守寡,年纪轻轻就守寡,这样是真正的胜利吗?恐怕未必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