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把辣椒说成秦椒,有什么故事吗?

如题所述

南阳当地人叫“秦椒”。这种叫法源于何时?我和老魏都没有发现相关的学者考证,只知道是老辈人代代传下来的。尽管老南阳人凭借的只是小时候记忆的碎片,但我们相信,方言的传承最能映射地方文化的基因和血脉。因为历史深处,传承下来的东西,自有它深厚的文化根源,而不管人们关注与否。

南阳方言中对食物和食材的称谓,往往带有味道的温度。童年的味道何以能伴随一生、格外诱人,我想还是源于一方山水一方人的初心。小时候常听到爷字辈们称饺子为“扁食”,米饭为“干饭”,烧饼为“火烧”,即便现在遇见推车卖烤红薯的,一句“炕焦热红薯”,听着虽没有烤红薯洋气,但指定可以断言,卖红薯的老倌是南阳土著。

秦椒,南阳人的吃法多种多样,做调料、做酱也是很早就有的事。干秦椒调料,南阳牛肉汤老店还能见到。干锅热炒,焙出焦香味,放石臼上舂捣松碎,再淋上烧得滚烫的牛油,逼出的香辣味尤其浓烈。鲜秦椒做酱,更是一绝,爆炒酱火候把控尤其讲究,辣味地道又不失鲜香;剁椒酱关键是鲜味锁定、阻断空气不沾生水,现在杀菌真空技术下,保鲜已不是什么难题。

再说“秦椒”一词的来历。百度一下, 《山海经》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藷藇,其草多秦椒。”《齐民要术》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可见1500年前,甘肃天水一带的“秦椒”就已经盛名天下了。而网上更普遍的说法是,秦椒是八百里秦川的特产,分为青、干两种,有“辣椒之王”美誉。尽管证据链不足,更谈不上考证,但至少说明,1500年前就有“秦椒”这一称谓了。而秦椒的“秦”,到底是秦国的“秦”、还是秦川的“秦”还语焉不详,但与两者似乎都有关联。

当然,南阳作为南北气候和饮食文化过渡带,随着城市的发展繁荣,自然兼收并蓄,慢慢“秦椒”土语淡出、逐渐以官话“辣椒”为主流称谓。但街头巷尾、市井深处,偶尔听到“秦椒”一词,自不必大惊小怪。而老魏千方百计寻找的淅川辣椒,终归是正宗的“秦椒”嫡传,厚重的地理标志,使老魏易佰福辣椒酱独特的“中原口感”得以成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1

河南人把辣椒说成秦椒,起因是因秦桧卖国投敌,陷害岳飞致死后,人们痛恨秦桧,骂秦桧手比蝎子毒、心比辣椒还辣而来的,故事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话说,有一天,苦城(现在的鹿邑城)街上有一个老汉,推了一车子辣椒边走边喊:秦椒、秦椒、谁买秦椒,毒辣的秦椒!

人们感到很奇怪就问老汉:老哥,你明明卖的是辣椒,咋吆喝卖秦椒啊?

老汉说:我这卖的不是一般的辣椒,这辣椒又毒又辣,所以叫秦椒,秦椒,你明白了吧?

周围的人听出了老汉的意思,七嘴八舌的说着:让我看看秦椒啥鳖孙样儿,我买二斤秦椒,回家用刀剁碎吃它个龟孙,不一会,一车子秦椒就被哄抢的一个不剩。

这事就这么传开了,人们只要一看见辣椒,就想起了心狠手辣、卖国投敌的秦桧,就不自觉地称呼辣椒为秦椒,天长日久成了习惯,这习惯越传越远,后来,全河南的人都称辣椒为秦椒。这在民间文化集成丛书的《周口地区故事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06
秦椒,是辣椒中的佳品,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具有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肉厚油大,表面皱纹均匀等特点,含维生素丙和多种营养成分。
第3个回答  2019-10-07
应该是有一些故事吧,可能从秦朝开始对是一种非常好吃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19-10-07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就有的,他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