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字对外工作方针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邓小平认为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其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主权。在处理国际事务上,采取“28字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香港回归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就是在这种外交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国,体现主权“没有回旋余地”,两制,体现务实灵活,有所作为。邓小平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

扩展资料: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外交进一步走向成熟。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发扬并完善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主要表现在:

1、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坚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全面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要理论,坚定地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争取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新世纪的中国外交提供了理论指导。

2、深入论述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这两大趋势的正确途径,为中国外交指出了前进方向。

3、提出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不断充实和发展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设想,使之进一步扩展到安全、文化等领域。

4、提出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同繁荣,保证各国和睦相处、长期共存,为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5、在进一步发展和改善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中国正努力发展大国间的长期稳定友好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入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邓小平说的一句话与香港回归

人民网-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邓小平的28字对外方针:沉着应对、稳住阵脚、冷静观察、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冒头、有所作为,是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

  冷静观察,就是要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为一时一事所左右。“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是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
  稳住阵脚,就是中国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惟一的办法是我们自己不乱。沉着应付,就是要不慌不忙,处变不惊,善谋对策,从容应对。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要发展经济。韬光养晦,就是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出发,既有雄心大志,又善于藏拙,埋头苦干,避免张扬自己,避免把目标引向自己,避免引火烧身。“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
  有所作为,既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无所不为,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
  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根本利益及民族尊严等问题上,在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在涉及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上,在涉及周边地区稳定与安宁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原则,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对外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第2个回答  2012-06-15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邓小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