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各地为了人才引进放出的“大招”?

如题所述

为了能够抢夺人才,各大城市之间这一次是真的急眼了。

以武汉为例,武汉可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地方,但是人才的流失,也是这里最严重。为了能够留住更多的大学生,武汉的户籍政策,现在全面开放。

但是即便如此,也依然留不住大学生。那是因为其他的地方,户籍已经全面开放,在户籍开放方面,武汉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竞争力。

于是武汉放出了第二个大招,那就是让大学生在武汉买房,能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这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点。要知道武汉的房价是有多贵,这20%又意味着能省多少钱!

现如今除了北京上海,已经达到了人口的极限。其他的城市在这方面,还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担心点。所以各大城市对人才,甚至以后会对人口都有需求。

从此以后,大学生择业的时候,落户问题已经不必再放在第一位。

在将来户籍将是越来越不值钱,想要在哪个城市落户,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就可以。

如果某一个城市想要吸纳人才,那么唯有提高城市吸引力,才能够留住人才,仅仅靠落户政策还不够。

前不久的开封楼市政策“一日游”,这样鲜活的案例在告诉我们,即便是目前楼市政策不能松动,但是人口政策确实可以进行相应的活动!

人才大战现如今才刚刚进行到一定阶段,后面更深层次的人口数量大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这样的情况是不好的。因为为了人才引进放出的大招人才有限,从而只能减少人才的进入情况。而且有一些困难困难如下。
主要困难有:
1、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观念不新。在当前人才配置市场化的形式下,一些单位领导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引留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对人才工作还是“筑巢引凤”的思路,认为只要经济工作上去了,人才自然会来,而对“引凤筑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轻学历职称,重经验的思想观念,认为学历职称高的人才不如具有实际相关工作经验的一般人员发挥作用快,所以在引进人才上主要关注的是否有工作经验,能否马上为企业服务,而不是注重人才的学历和职称。部分企业虽然认识到,从长远来看肯定是高学历的人才比一般人员潜力大,自主创新能力强,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往往存有戒心,怕留不住。企业的顾虑表现为:一怕投入了没有产出。好的科研项目,引进了人才,投入了经费,但不一定就能出成果。二怕技术骨干半途出走。技术骨干往往是外界“挖墙角”的对象,一旦被“撬”走,企业损失惨重。三怕业务骨干泄露商业秘密。特别是怕人才流失后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和用户信息“另起炉灶”,削弱自身的竞争力。这些顾虑直接导致企业不愿下气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2、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平台。江油90%以上的企业系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多为加工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和发挥作用的科研平台,造成了“没有和不需要高层次人才”的状况。6家实现人才引进的企业中,除长钢、矿机外,地方企业仅4家,即黄龙、恒益化工、超声印制、六合锻造,引才数为53人,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共46人,所占比例最大,为58.97%。企业即使要解决技术问题,也基本上采取临时外聘的方式来突击。
3、无法平衡各类人才之间的待遇差距。江油市境内企事单位普遍反映,存在“无法平衡同等条件下现有人才待遇”。一是按照《江油市引进、培养人才办法》规定,2011年1月1日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纳入政府津贴范围。在这之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现有人才无法享受到津贴,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将影响到部分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各类政府人才津贴的补贴标准差距较大。“高层次引进人才”政府津贴标准为:住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工作补贴标准为博士学位的专家每人每月3000元,硕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及以下的专家每人每月2000元。“科技拔尖人才”的补贴标准为每月300元,“骨干人才”的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同一层次的专家因享受不同的类型政府津贴待遇悬殊较大。以上原因,造成了部分单位不意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引进了高层次人才却不意申报政府津贴。
4、部分重点企业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集中表现在江油中型国有企业长钢集团的人事管理权限在攀钢和鞍钢,缺乏用人的灵活性和自主权。虽经我们多次上门宣传和做工作申报了一些引进人才,但全部是本年度毕业的本科生,不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条件。
5、人才专项经费仍然不足。人才激励政策的实行离不开经费保障。县级地方财务的保障能力有限,对重大人才项目的支持往往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决定性的效果。国家近年来实施了不少了人才工程,但基本上倾向于国际国内顶尖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和人才,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往往够不上这些重大人才工程的“门槛”,造成县市区申请人才工程经费的成功率极低。即使县市区倾尽全力申请到经费,引进到符合工程要求的顶尖人才,这些人才实际上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也大材小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第2个回答  2019-08-30
所谓抢人才大战实质就是抢人大战,这也反映出中国严重的人口危机。事实上,中央层面也已经意识到中国的人口危机了。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才争夺战’,有主流专家仅仅给出了诸如‘这背后,是中国经济正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旺盛活力。’之类的解读,而将人口危机只字未提。实际上,经济能否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或劳动力的短缺与否、富裕与否。”罗竖一认为,“人才争夺战”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不仅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抢到人”,更要千方百计地“多生人”“多育人”。抢人才不是目的,让人才为城市发展发挥作用才应该是城市抢人才的初心。
第3个回答  2019-08-30
为了能够抢夺人才,各大城市之间这一次是真的急眼了。

以武汉为例,武汉可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地方,但是人才的流失,也是这里最严重。为了能够留住更多的大学生,武汉的户籍政策,现在全面开放。

但是即便如此,也依然留不住大学生。那是因为其他的地方,户籍已经全面开放,在户籍开放方面,武汉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竞争力。

于是武汉放出了第二个大招,那就是让大学生在武汉买房,能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这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点。要知道武汉的房价是有多贵,这20%又意味着能省多少钱!
第4个回答  2019-08-30
一,房子太多了,上面又不让放开限购,那只有曲线救国了。
二,来了就别走,小城市的正式户口换成了大城市的集体户口之后,你会发现,除了买房没限制,其它当面,集体户口有个卵用。但是还能迁回去吗?除非在别的城市有房,然后再折腾一番,才有可能迁回去。
三,养老金又要涨了,公积金贷款又要增加了。什么?养老金不够了?公积金贷空了?没事,羊来了,羊毛还会缺吗?买得起房的人来买我的房,买不起房的来给我交社保公积金。
四,隔壁小区的张大姐卖煎饼果子,以前月入一万,现在月入两万。为啥啊?人多了,消费群体就增大了呗,只要有利润,自己只要肯累点,煎饼果子肯定卖的更多啊~

再说个租购同权。

我觉得租购同权与人才引进这个政策,是个连环套。国家调控啥,啥就涨价。现在看看房产中介的网站,别的地方有没有涨价,我不知道,反正南京涨了。80平的拆迁安置房,两年前1400能租到,现在1600是网站挂出来的价格。租过房或者淘宝买过东西的老铁们应该都注意过吧,挂出来的价格肯定比实际价格低,不然怎么吸引客户?
人才引进了,户口给了。乖乖买房吧。买不起的,就老老实实的租涨了价的房子。看病时候没啥户籍限制,但是报销时候有啊(主要看医保类型)。上私立学校没啥限制,但是公立学校,尤其是学委紧张的好学校,你去报名试试。那时候你才会发现,租购同权是个屁,没房产证的靠边站。为啥啊?因为有房产证的都要摇号呢。

人才引进的户口,也基本上只能上个很普通的公立学校了,跟那种只要居住证就能给孩子报名的学校没差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