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之心

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蕴炽盛苦。
这八苦即是我们不能解脱的主要障碍。是我们生活当中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生苦对我们来说。可以说基本解决。但是念头的生成。所造成的苦恼。即五蕴依然紧紧地烦恼着我们。老苦。死苦。病苦干扰着我们的身体。使我们产生了身见。我们不惜一切来保护自己所谓的身体。甚至杀害其他众生的生命。来保护我们自己这个假合的身体。吃药。打针。手术一直是我们医疗的重要手段。锻炼。营养。好像也是长寿的秘诀。我们能不能从这个所谓的身相中再向圆满处看一看。因果在里边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是主要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从因果上去把握自己的健康长寿。而去求那些心外法的东西。
一个老病死苦。带来了求不得的苦。不是没有。是不是求来的。命中没有。要想有我们就在因地里植种德本。具体什么时候收获。那只是个时间问题。古人有医生治病不治命。你命里没有。吃什么药能解决你命里没有的问题。这样不但生老病死没有解决。还形成了另外一种新受的苦。
求不得。什么叫求不得。没有非去求。求来求去还不得。不然的话。就是爱别离。别离是苦。我记着古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工送客亭。也就是说亲朋好友的离去。心爱物品的损坏。都使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是贪恋就是嗔恚。贪恋引起了贪烦恼的作用。嗔恚加大了地狱的作用。这就形成了怨憎会。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有矛盾的人相处。使人整日别扭。这些事情都离不开一个我见的作用。病老死是对身体的执著。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是我们心理的障碍。这一连串粗的烦恼。
如果上升到理论。就是五蕴炽盛苦。所谓的五是数字。蕴只是烦恼来讲。炽盛见解强烈。色受想行识不是五个内容。是五个作用。不是分开的。是刹那完成的。对于这一切可以说。他变化的速度。我们是没有办法表示的。只能用一种工具。来彻底的使他们不起作用。这就是念佛。让这个佛断开与一切烦恼之间的关系。使色(物质和精神)他不产生一个受。更不产生一个所谓的想。使他在烦恼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是烦恼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死亡夭折。这就提出来念佛你怎么念。是用根来发现尘。自己明白真实的道理。
既然是个尘。留他有什么用。尘就是思维。逻辑。经验。体会的产物。所以说佛有根尘同源。虽然他是一个尘。只要你知道他是一个尘。利用这个尘来反观内照。不然的话。这个尘就会污染你的根。所以,六祖大师告诫我们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是世间没过。这个罪恶的念头。又引起了我们无间的地狱.

说念佛就是念佛。所谓的念佛。每一个念头都没有减少。只不过让念头变成否定自己。尊重别人。以报恩心。善待每一个念头。这样我们的心量才能不断的扩大。虽然他也是一种执著。但是这个执著的作用。能使你向纯善发展。他不能给你带来烦恼。只能把你的心量扩的越来越大。只能把我们烦恼变成菩提。这就是所谓的破见离见。

破相就是不执著自己的见解。离见也是让放下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在没有智慧。我们只有老实的跟着佛。以佛为师。把所谓的正确的。错误的都一一否掉。什么都不留下。并不指说什么事情不让我们做。而是不让我们起这件事正确与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仔细认真看到我们自己的念头的变化。而且这些因缘的变化。我们就不执著他的真实。我们也就不会烦恼了。为什么。因为他是因缘。不是你让他生灭变化。是自己的生灭变化。所以说。我们先解决心受。开始是很痛苦的。后来是很享受的。观察不了那么仔细。就全部否定。他不给我们留下烦恼的后遗症。只要我们认为有好的。有对的。你就还有贪恋。贪恋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演变成嗔恚。一个真正没有八苦的人。或者一个真正明白道理的人。谁知道他的生活是怎么处理的。说难就是不想放下。就是不相信。说容易刹那成功。所以让我们把握自己。把握不住。再把握一次。一万次的把握。没有一个不自在的。让八苦变成四智。让烦恼化菩提。

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什么叫法界藏身。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不论三恶道的众生。还是三善道的众生。或是解脱道的四众生都存在。难道除了自性还有什么。既然是自性。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做不到的。要求我们预知时至。就是让我们相信生死无常。变化无常。随时准备入涅盘。身无病苦。就是不执著身体的真实。把病也当作一种修行的增上缘。有病无苦。心不贪恋。不贪恋什么。都是因缘。刹那虚空。如水中月。镜中花。给都不要。意不颠倒。往生西方的念头不变。发愿度众生的念头不变。虚空尽我愿不尽。哪位不是。哪位又是。不二法门就在这一刹那中。究竟圆满。所以说。敷脱无二。下边剩下的就是真信不疑了。就是让我们解决信的问题。一念成佛。所以说。不信谈不上念佛。我们的五根能不能用上。变现自己的极乐世界的工具。我们的自性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是我们自己的愿力。二力缺一不可。剩下的就是功夫的问题了。历事炼心。不可逃脱。做好烦恼的准备。证大自在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7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佛说: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百态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佛说:百态之世存百态之人,人即有百态,世也便需百态,又何分苦海与岸,出世入世。人之生来,历百难而成,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即需要百年而树,便需历百态而成百态,喜则喜矣,悲则悲矣,痛则痛矣,乐则乐矣。一味无欲便树不了人,便失去了人的本气。
  佛说:你记得回来的路,却为何忘了人间的距离。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无缘何生斯世,无情尽累此生!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多情自古空余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太认真!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佛说:悟有两种:顿悟和渐悟。顿悟时,那灵性闪烁的一刹那,犹如霹雳惊醒了沉睡的大力神,劈开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间,才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我于是虔诚地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说: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佛说:人脸就是一字——苦。眉毛是一横,两眼是两点,鼻子是十字,嘴是口。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佛说:皈依我佛吧!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
  佛说: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说: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佛最后叹道: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佛语——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言下之意若吃饭时不肯专心吃饭却有百种思考,睡觉时不肯安睡却千般计较,自然无法达到“用功”的境界,在我的理解,似乎就是要将吃饭睡眠降低到最低的基本满足阶段,不饿时不吃也罢,不困时醒着又何妨呢,只有关于生命本真的思索,才能够与那些飞逝而过的时光价值相匹配。
  佛 语

  佛什么也没说
  佛只是摊开手掌

  地里长出的虔诚,妄想着
  徒步走到灵山

  苦难在钟声里消失
  西行的路上长满羽毛

  佛伸出五根手指,抚摸着
  一只飞翔中的鸟

  佛说
  人生在世,如身在荆棘中
  心不动
  则人不妄动
  既不动,则不伤
  心如动
  则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
  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6
1. 佛是门学问,不是宗教;
2. 信佛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3. 佛的基本定义是一种觉悟;
4. 信佛的本质是降伏你的内心,减少生杂念的机会,减少贪、痴、痴、慢的习气;
5. 正如《金刚经》所云,不会以32相得见如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6. 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关键看你的觉悟了。佛在心中有,何须西方求;
7. 修习佛学,会让你对人生对事物有个正确的看法。
例如:人拉一坨屎,人类对其掩鼻而去、避之不及,而狗却认为是美味佳肴。而那一坨屎本身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有所改变。
8. 你能见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你见不到的东西未必就不存在。

这里所说的八苦是告诉人们要觉悟,应该去追求正确的东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8
人生有八苦是因为太执着这些东西了,楼主可以想一下,楼主现在的一切,十年后是什么样子,二十年后还存在吗?那还去执着这些干嘛,该来则来,该走则走,随他来去。
佛即众生,众生既是佛,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被无明覆盖,只要去无明,每个人都是佛。
第4个回答  2012-12-26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四个苦是说给年轻人的吧,我感觉这些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比较多啊,像我们没有结婚的人。唉!苦啊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