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生产工艺特点

如题所述

煤层气生产主要包括:排采、地表气水分离、气体输送前加压、生产水的处理与净化4个环节。

(1)生产布局

煤层气开发的生产布局与常规油气有较大差异。当煤层气开发选区确定以后,在钻井之前,就应进行地面设施的系统设计与布局。在确定井径、地面设施与井筒的位置关系时,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储层特征、地形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一个煤层气采区包括生产井、气体集输管路、气水分离器、气体压缩器、气体脱水器、流体监测系统、水处理设施、公路、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图8-11)。该系统中各部分密切配合,才会使得煤层气生产顺利进行。

(2)井筒结构

煤层气开发的成功始自井底,一般井筒应钻至最低产层之下,以产生一个口袋,使得产出水在排出地面之前,在此口袋内汇集。

煤层气生产井的结构是将油管置于套管之内,这种构型是由常规油气生产井演化而来的。这种设计还可使气、水在井筒中初步分离,从而减少地面气、水分离器的数量,并可降低井筒内流体的上返压力。一般情况下,产出水通过内径为10mm或20mm的油管泵送至地面,气体则自油管与套管的环形间隙产出。在黑勇士盆地,套管直径通常为115mm或140mm,而圣胡安盆地,通常为180mm或200mm。

除排水产气外,井筒的设计还应尽量降低固体物质(如煤屑、细砂等)的排出量。井底口袋可用于收集固体碎屑,使其进入水泵或地面设备的数量降至最低。在泵的入口处,可安装滤网,减少进入生产系统中的碎屑物质。另外,在操作过程中,缓慢改变井口压力,也有利于套管与油管环形间隙的清洁,降低碎屑物质的迁移。

图8-11 煤层气生产布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