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意思是: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

一、出处

出自《系辞》第一章。

二、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三、释义

天尊贵在上,地谦卑在下,《易经》中乾为天为高为阳,坤为地为低为阴的象征就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由卑下以至高大,杂然并陈,《易经》中六爻贵贱的位置,亦依序而排定了。天地间万事万物动极必静,静极必动,动静有一定的常态,《易经》中阳刚阴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也就由是断定,断然可知了。

与小人做相同的恶事,则凶就产生了。天产生了日月星辰昼夜晦冥的现象,地产生了山川河岳动植高下诸般的形态,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错综复杂。因此在宇宙间,阴阳的两方在不停地切换变化,代表八种天地间的八个基本物象的八卦,也在不停地相与鼓动变化,所以产生了宇宙万物。

坤为地为母为阴,是构成女性的象征。乾为天,代表时间,故知天地之大始;坤为地表示空间,所以能作成万物。乾为天昭然运行于上而昼夜攸分,是容易让人了解的,坤为地浑然化为万物,是以简易为其功能的。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

人容易被别人了解就会有人来亲附,容易遵从,则行之有功。有人亲附就可以长久,有能成功就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但是《易经》的道理就是如此简易,而且能包含天下的道理,能了解天下的道理,就能与天地同参,从而成就不朽的名位了。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及作者

系辞,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欧阳修怀疑《系辞》、《文言》和《说卦》以下非孔子作,依然认为《彖传》和《象传》出于孔子之手。

二、赏析

《系辞》对《易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

它特别强调了宇宙变化生生不已的性质。又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发挥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强调提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又以“保合太和”为最高的理想目标,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视和谐的思想。

《系辞》肯定了“《易》与天地准”,认为易卦包罗万象,囊括了一切变化法则。将以箸求卦的过程理论化,实际涵含着宇宙生成论,对后来的思想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8

意思是尊卑高下一经陈列,事物的贵和贱就各居其位。

语出《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译文:天在上地在下,乾坤各在其位。尊卑高下一经陈列,事物的贵和贱就各居其位。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里的“尊卑”,不是尊贵和低贱的意思,天在上所以说“尊”,地在下所以说“卑”。“定”就是排列成形,天地(乾坤)的位置各在其位,所以说是“乾坤定矣”。天在上,地在下,这也是否卦,天地万物刚达到鼎盛的时期。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上和下已经陈列了,所以人类的分工就出来了,各自有各自的位置,父亲是乾行健,自强不息,母亲至静而德方,厚德载物,这就是顺应天地自然,各从其类。“卑高”二字,就是“泰”卦了。

扩展资料

《系辞》是易学类著作,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它总论《易经》大义,相传孔子作了7篇阐发和总结《周易》的论述,即通常所说的《易传》。

《系辞》是这7种论述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系辞》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应当经过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可以说《系辞》是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

《系辞》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

提出“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宇宙衍生观。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事物必须经过变革才有前途。同时又承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永恒性。

还阐释八卦来源、占筮方法、圣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义等等。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巨大作用,传中提出的太极、两仪、道、器、神、几、意、象等,作为哲学范畴被后世广泛运用,文中以蓍求卦法成为象数学的重要依据。

其形成年代主要有下面三种说法:

(1)战国前中说。认为文中开头”天尊地卑“与文中大量道家术语,曾见于孔门弟子公孙尼子的《乐记》,可证为战国前中期。

(2)战国后期说,认为此传陆续写成,其中对占卜法的解释以《彖》、《象》为蓝本,故出于《彖》、《象》之后。

(3)另有秦代时作、汉代时作等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7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水平了,它有答案。如果设成西方式考题yes or no,那就不是主流中华文化了。原文《易经 系辞上》1“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 。。。”系辞第一段是重中之重,水极深,可直通人类起源、地球起源、宇宙起源。都是目前人类亟待认知的课题,它究竟在说什么,探索已经不是问题。老天已把部分天机开放,“知与在”可以完整科学证明。
第一段是不可道。考死一代又一代。Zhongliny0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经·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个“尊卑”,不是尊贵和低贱的意思,天在上所以说“尊”,地在下所以说“卑”。“定”就是排列成形。天地(乾坤)的位置各在其位,所以说是“乾坤定矣”。天在上,地在下,这也是否卦,天地万物刚达到鼎盛的时期。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上和下已经陈列了,所以人类的分工就出来了,各自有各自的位置,父亲是乾行健,自强不息,母亲至静而德方,厚德载物,这就是顺应天地自然啊、各从其类。“卑高”二字,就是“泰”卦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