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高峰山有幅奇联,谁都不认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如题所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有许多不同的作用,比如喜迎节日,抒发情感或反映民俗等等,而且有的对联往往都暗含深意,一般人根本就读不懂。比如,蓬溪高峰山有一副十四字常规对联,但很多人看罢后,发现一个字都不认识。究竟是什么样的对联,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高峰山,它和对联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峰山位于四川蓬溪县以北20多公里,虽然它只是个海拔仅有500多米小山,但却是四川地区知名度最高的山之一,因为山上有座道观——高峰山寺。《四川通志》记载,高峰山寺始建于唐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上世纪30年代,高峰山寺被当地政府修葺一新,有主庙,三清殿和老君殿等建筑,也吸引了大量道教文化爱好者前往交流。值得一提的是,高峰山寺环境宜人,也备受当地高人们的推崇。

众所周知,高人之间的往来通常都不只是喝酒吃肉,更多的还有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因此当他们前往高峰山寺的时候总会题写匾额或者对联,正所谓“以文会友”。据专家统计,高峰山寺中曾有署名的匾额对联多达300余件,但可惜因为时间久远,现在还保存完好的也仅有十分之一左右。

虽然大量的对联都毁损了,但是能保存至今的肯定都是精华。例如,在三清殿文昌阁就有一副对联,即“乃武乃文,救人济世存心远;曰贤曰圣,纬地经学问多”。在客堂也有一副对联,即“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等等。不过,这些都不是最“厉害”的对联。

最“厉害”的对联在最显眼的地方,即进入山门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一个字——寿,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寿字联”。小编敢保证,十个人看到“寿字联”有九个半个人都不认识,据说乾隆皇帝游览高峰山寺时看到“寿字联”也一头雾水。

您仔细观察,会发现“寿字联”每个字都不是单独的,而是好几个生拼硬凑组合在一起的(如图)。如此一来也就难倒了绝大部分游人,究竟“寿字联”怎么读呢?


其实这是一种古代构字法,即古籍中提到的“六书构字”,先取每个字的单独含义,然后将多个单独含义组合成新字(比如武则天造的“曌”zhào),形成新读音和新意思。据高峰山寺老道长介绍:

“身寳”即身体是宝,可表示“玉”;

“身丹”即用身体炼丹,可表示“炉”;

“丙火”即体内之火,可表示“烧”;

“木石土”即五行转化,可表示“炼”;

“命心”即延长生命,可表示“延”;

“千万”即时间恒久,可表示“年”;

“自家水”即人体的内液,可表示“药”;

“正青”即生命正旺,可表示“正”;

“人道寸”即人间道的规律,可表示“道”;

“人法心”即人内心修行,可表示“行”;

“至成”即修行过程和目的,可表示“修”;

“水天井”即体内水能益寿,可表示“益”;

“人在心”即修炼成真,可表示“真”;

“九真”即道教金丹,可表示“丹”。

经过这样的解释,这副“寿字联”就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玉炉烧炼延年药”,总的来说是道教文化中的修行理念和养生哲学。或许您看到这里还觉得一头雾水,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呢?其实这就是道教文化的精髓——需要去悟。如果人人一看就懂那“道”也就不能称之为“道”了。如果您还是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或许不是因为不懂汉字含义,而是没有深入了解道教的文化和哲学思想,这才是关键。

不管怎么说,既然“寿字联”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其背后就一定有一些能令人有所感悟的东西,另外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中国汉字的魅力,每一个字在不同的环境下意思也不尽相同,需要我们去细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