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在考察需求时,通常假定消费品价格不变,为什么错了。不是需求量才能价格有关吗?坐等!!~~~~~~~

如题所述

因为题目要求的是P=40和Q=900是的弹性,所以求的是点弹性。E=(△Q/Q)/(△P/P)=(△Q/△P)*(P/Q)         △Q/△P等于Q对P的导数Q=(250-P)^2       Q'=2(250-P)P=40                  Q'=420          E=420*40/210^2=8/21Q=900                P=220           Q'=60              E=60*220/900=44/3应该看得明白吧~如果要求是弧弹性的的话,就用平均值来算,题目会说是哪一段的弹性,而不是价格或者需求等于某个值的弹性,就像这个题,如果是某个值点的弹性就应该求点弹性。弧弹性的△Q和△P就不应该由导数来求出,而是实际的变化量,此时的P,Q应该是算数平均值~明白?不明白你在追问我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2-12
居民收入对消费具有影响作用。当其他条件不变,如在居民收入水平未提高甚至降低的情况下,如果物价上涨,则居民对商品的需求量自然会减少,因为对于固定的消费品,由于其价格上涨,居民手中的货币就会相应的贬值,此时钱不值钱,因而需求减少了。
而物价下跌时,居民收入若不变或有所增长时,居民手中的货币相对的有有所升值,则前更值钱,能够购买到更多的消费品,刺激消费增长。
当然,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不利于商品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的。
因而,在市场的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下,物价总是会呈现出波浪状的变化形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