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大跳水”,最低已跌破1.4元/斤,官方要“出手”了?

如题所述

大概谁也没想到,小麦成了今年最大的“雷”。当前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刚说完近期小麦风险大增,结果转眼就直接“大跳水”,市场情绪直接崩了。
本来进入4月份后,距离新麦上市越来越近了,而当前的小麦不仅没有止跌转涨的意思,反而更加跌势汹汹,如果后续新陈小麦衔接走弱,市场就更加无望了。
所以虽然当前价格已经跌破了贸易商的建库和存粮成本,但是大家都在担心在这种一跌跌几毛、一涨涨几分的行情下,越等可能反而越糟,于是出货积极性大增。
而另一方面,面粉、麸皮不是一般地弱,随着上量的增加,部分企业更开始大肆压价,于是小麦越跌越狠。
近日,山东有企业更是直接从1.45-1.47元/斤的位置跌到了1.38元/斤,再次突破年内新低,令市场震惊。
不得不说,这波下跌太令人猝不及防了。
在小麦第一波下跌的时候,尚有支撑,在1.55-1.57元/斤的位置暂时企稳回涨,但是到了第二波时,就比较凶猛了,跌到1.52-1.53元/斤位置时也暂时稍歇。直到近日,麦价继续下探时,彻底使市场没了底。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眼看着小麦不断降至新低,但似乎跌势还仍未止。
一方面,需求不见起色,供给却在持续大增。
面粉走弱,猪价走跌、豆粕大降,使得麸皮也大跌,并且目前来看,无论是面粉还是饲料似乎也并没有回暖的意思。
而持粮主体恐慌加剧,纷纷想止损,储备小麦也在不断投放,并且不断流拍。虽然随着小麦价格下跌,引起了部分饲料企业的关注,但流入饲用的数量非常少,小麦市场仍然卖压高企。
另一方面,我们之前曾说过,第一轮下跌,行情还在试探,但到第二轮、三轮,压价气势就更足了。并且照目前这个趋势,还有继续下探的意思。
随着小麦的不断大跌,市场迎来了“至暗时刻”。
但就在这时,市场传来新消息:
近日,中储粮菏泽直属库释放消息,称近期麦价波动较大,将停止轮换小麦的销售,并于近日开启轮换收购。
此外,山西储备粮集团收购小麦4万多吨,全部成交,成交价格在3070-3090元/吨。
这终于使得濒临崩溃的小麦似乎有了一线生机。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官方开始“出手”了呢?
在新农观看来,目前判断官方出手还有点为时尚早,毕竟收购面积不大,而且政策粮的投放依然在继续,所以对麦市的提振十分有限。
不过有几个趋势依然值得注意:
一是供强需弱的格局短时难以扭转。
按照前面分析,小麦的猛跌,除了情绪恐慌外,供强需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格局短期难以好转,庞大供给难以消化,将一直压制麦价。
所以,这时候释放的收购消息更像是给市场情绪传递信号,而对供需层面难起到实际利好。
二是利空出尽才见利好。
自从这波小麦下跌以来,市场心态可以说完全崩了,比起前两回的下跌,这回的跌势有点深不见底。
尤其是跌破1.4元/斤,这令市场大吃一惊。市场纷纷关注,说好的保供稳价呢?
年后小麦价格还在1.6元-1.65元/斤,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跌至1.4元/斤,跌幅达到2毛,说实话这个波动已要很大了,再跌下去实属大起大落,并不符合今年的主基调。
所以这时候启动收购或许预示着小麦的“底”也该差不多了。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小麦就要止跌回涨,毕竟在当前的情形下,单凭这一丝利好是难以扭转全局的。
小麦要想迎来好转,只能等待一件事,即供给开始消耗,要么是需求提振,要么是加快流入饲用,只有利空出尽,小麦才有望回转抬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