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会影响到人的寿命?

如题所述

在过去十年中,我国人群的疾病模式经历了显著的转变。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我国的死亡原因谱包括103种疾病。在过去的五年中,有42种疾病的发生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描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持续下降,这是过去50年中的一大趋势。例如,肠道传染病、病毒性疾病、疟疾和梅毒等传染病的死亡率在过去50年中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8%。然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发生率却迅速上升。据1998年全球疾病调查数据显示,43%的死亡是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已达到60%。
以糖尿病为例,从“死亡地图”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从1991年到2000年,我国人群的糖尿病死亡率每年以9.8%的比率上升,男性和女性的上升趋势相似,女性略高于男性,而且这种上升趋势在农村和城市人群中都存在。肿瘤的死亡率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1973至1975年的全国肿瘤普查中,中国人群的肿瘤死亡构成主要是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的死亡谱不断发生变化。到2000年,肺癌和肝癌成为前两位的肿瘤死亡原因,而胃癌下降至第三位。特别是肺癌,近年来其死亡率上升速度非常快,自1996年开始已经成为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98.1%的肺癌死亡病例发生在35岁以上,74.1%是60岁以上的病例。其中,男性肺癌的死亡率上升尤为明显,城市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农村。
除了肿瘤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也对我国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死亡地图”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例如,肝癌的死亡率在过去曾在华东地区较高,可能与该地区的水质和黄曲霉素污染有关。然而,近年来,肝癌死亡率原本并不高的中部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肝癌死亡的高发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肝炎感染率的提高有关。
“死亡地图”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的公共医学信息,但这些信息与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人员指出,中国的人口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了解哪些因素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
许多危险行为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与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的上升有直接的关系,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人员希望“死亡地图”不仅能提供信息给决策者和研究者,更重要的是,能让普通百姓了解身边的疾病和伤害问题,了解哪些个人行为与疾病相关,从而调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