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大陆从文化,历史,艺术,食物教育的不同点?差异????

如题所述

  文化生活:
  1、在香港机场,首先看到的是免费供游客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几乎就在你的身边,掬手可得。后来,我们在所住过的宾馆也看到了免费的香港旅游地图。这下好了,不象在大陆需要找商店购买。别看这小小的地图,可以说明我们大陆的地图经营者商业意识太差,大陆的地图广告数量比香港的地图广告数量应当说更多,难道没有赚出成本?假如赠送给游客,量增加了,广告费一定会增加。另外,香港的地图广告大多是旅游方面的,大陆的地图广告很多与旅游无关。这或许与大陆的很多旅游资源并没有产业化有关,仍是某些滋养腐败的权力机关的自留地。

  2、在香港,不用为找厕所而着急。无论哪一个公共场所,都会有为游人提供免费的、清洁的、设施齐全的公厕。在大陆,很多公厕是收费的,并且公厕数量少得可怜,别说外地人或游客,就是本地人,找到一个公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认为,裁撤一些重复管理的机关、减少一些不做实事的冗员,省出一些钱来把公厕建好管好是一个城市管理者起码的素质和责任。
  在香港,庙宇是可以随便拜访或参观的,不需要买门票。在大陆,要想拜佛求神就如与见官一样,先表示表示,买了门票,才能放行去见神仙。那些神仙也早已成为当地权力机关或政府的私有领地。其实宗教文化真的走入民间,是很减轻财政负担的,因为靠民间赞助就能超过政府拨款。政府权力机关管理宗教文化场所,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3、关于公园,有庙宇的不收门票,而那些建有大量游乐设施的纯游乐公园,是需要买门票的。譬如说,香港海洋公园,门票港币160元。只要游客买了门票,公园里面的大型设施随便游玩。收费的都是一些很小的游乐小游戏。用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一点:香港的公园犹如一个现代化的超级市场,集中一次收款;内地的公园就如一个以出租柜台收入为主的百货店,每个柜台独立收款。香港的公园依靠自己的游乐项目吸引游客,就如走进一个阳光灿烂的森林,鸟语花香来吸引你。内地的公园是靠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和名气,就如你遇到一个强盗,经过其地盘必须留下买路钱。
  香港美食(其实和广东有点像):
  1. 龙须糖
  原名银丝糖,外层象一把白色的胡子,因此有个很特别的名字龙须糖。 吃龙须糖的原因除了为吃它的特别,也吃它的回忆。因在制造的过程中也是一场show,任何年代的人也爱看。 手拉的糖衣薄如一层蚕丝,包着芝麻,椰丝及花生粒,看上去倒真有点像个蚕茧,但味道出奇的好。
  2. 糖葱薄饼
  糖葱薄饼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历史,糖葱要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才做得好。 因为糖的形状制作成像小时候美术堂的瓦通纸,做法是将麦芽糖加热融化后以棍棒持续拉扯,直至它由金黄色转为白色,拉至条状时就剪成一段段,冷却后就会变成脆身,里面包着糖及芝麻椰丝。,咬起来脆脆的,很好吃。 鐡箱子的前面是一片玻璃,就像在告诉你这些糖的特色。
  3. 砵仔糕
  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头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备此糕点。 最初的砵仔糕是用砵仔载的,后来演变为用碗仔,到现在多以塑料杯盛载,感觉大不如前。  砵仔糕有两款味道,分别是用白糖及黄糖造的。 后来因应人的口味还有有红豆及没有红豆之分。
  4. 蛋挞
  蛋挞为香港受英国殖民地时代洋泾滨饮食文化影响之产物,现已成为香港面包糕饼店内必备的小吃。六十至八十年代多数茶餐厅兼营面包西饼,故蛋挞亦为港式茶餐厅内流行小食。九十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方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它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售买。香港地道的蛋挞以挞皮分类,主要分为牛油蛋挞和酥皮蛋挞两种。
  蛋挞陪了我们几十年,相信好多香港人小时候都梳过「蛋挞头」发型,可知几深入民心。
  5. 鸡蛋仔
  五十年代鸡蛋仔已经出现,当年小贩都用炭炉,手持两块重重的生铁,夹着蛋浆烧。 近年的鸡蛋仔已转石油气炉,铁夹也轻了。 据闻以前有人开什货店,每天都会有一些鸡蛋破裂或破烂,因不想浪费丢弃,于是尝试加入面粉,糖及牛油等弄成浆状,然后再倒模及烘焗,后来将模具设计成小小的鸡蛋形状而吸引人去买,就成了鸡蛋仔。
  6. 格仔饼
  格仔饼是鸡蛋仔的延续,以格仔型的机器制做。 咬下去有点像吃蛋糕的感觉,每一口都充满浓郁的蛋香。 由于格仔饼主要的用料是蛋浆,焗的时间也有规定,约焗4分钟便要「起」出来,否则会变得硬绷绷。 吃时加上牛油,花生酱,炼奶和砂糖,是传统70年代的食法。
  7. 菠萝包
  菠萝包是香港最普遍的面包之一 ,差不多每一间香港的面包店都有售卖。 它是源自香港的一种甜味面包, 据说是因为菠萝包经烘焙过后表面金黄色, 凹凸的脆皮状似菠萝因而得名。 而实际上它并没有菠萝的成份, 面包中间亦没有馅料。 据传是因为早年香港人对原来的包子不满足, 认为味道不足, 因此在包子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馅料而形成菠萝包。
  8. 碗仔翅
  碗仔翅的起源, 是由四五十年代在庙街榕树头一带, 街边档用俗称『倒馊水』,即酒家食剩的翅头翅尾, 开豆粉水, 落味精, 豉油等去卖。 很多人都爱把碗仔翅和鱼肉两沟, 最终成为香港街头小食的经典配搭。
  12. 猪肠粉
  猪肠粉又名拉肠, 后因形状似猪肠而改成猪肠粉。 肠粉是大家由细食到大的小吃, 有馅的, 没馅的。 早于60年前, 街边猪肠粉是十分流行的早点。 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表面加入虾米的斋肠;亦有炸两滑肠粉, 是在肠粉内包上油条。 以往经常由流动小贩在街角出售斋肠, 近年已大部份转为铺位经营。
  13. 车仔面
  车仔面六十年代国内难民来港, 为搵食而推着车仔沿街卖「车仔面」, 传香百里。七十年代工业起飞, 加班家长留给子女十元八城独自用膳, 车仔档成了青少年的流动自助餐车。 八、九十年代经济发达, 卫生要求高了, 再容不下「嗱喳面」, 时常上演走鬼遗下食客呆立街头的闹剧。 现在, 车仔面档通通入铺去, 吃「嗱喳面」长大的一群, 他们亦已经长大成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0
香港文化,历史,艺术,食物,教育都和西方的差不多,毕竟被英国统治过那么多年,完全西化也不为过,大陆的还是处在进步中,也从各方面开始西化了
第2个回答  2012-05-15
香港西洋化,受西方影响较大
第3个回答  2012-05-12
香港中式英化追问

可以具体点麽

追答

不好说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