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能体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一个战例

如题所述

1.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 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则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2.天时不如地利: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3.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4.环:围。   5.夫:发语词。   6.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7.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8.不如;比不上。   9.也:判断句的标志。   10.城:城墙。   11.池:护城河。   12.兵:武器。   13.革:铠甲,盔甲。   14.坚:坚固。   15.利:锐利。   16.米粟:粮食。   17.委:抛弃。   18.去:离开。   19.故:所以。   20.域:限制。   21.以:用。   22.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23.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使动用法)。   24.溪:河。   25.险:险峻。   26.威:建立威信。   27.寡:少。   28.得道者:施行仁政的人。   29.失道者:施行暴政的人。   31.畔:同“叛”,背叛。    32.之至:达到极点。    33.顺:服从。   34.以:凭借。   35.“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6.必:一定,肯定。   3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38.亲戚:古代之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39.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编辑本段翻译全文
  孟子说:“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比如方圆三里的内城,外墙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敌人即来围攻,一定是选择时日得天时的了;可是无法取胜,这正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铠甲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离开,这是因为有利的地形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团结。 "    所以说:“限制民众不用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在建立威信于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和盔甲的厚实。施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亲属都要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都服从他。用天下人所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要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打仗,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编辑本段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不是并重,最重要的是人和。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 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 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 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 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 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 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呢?
编辑本段赏析
全文赏析
  本章从天气时令、地理形势、人心背向等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反映了孟子把“人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诸因素中的关键所在,显示了他对人的因素的特别重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应当说是了不起的。不过也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何者更重要作绝对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解。   本文能够紧扣中心论点反复论证,主旨突出,说理充分,层次清楚,表达流畅。
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 两者相比较,层层递进。   第四段:结论,将论点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之道。
论证特点
  一:逐层论证,层层递进。   二:举例论证:(第二、三段)观点鲜明,有气势,有条理。   三:对比论证: (第四段)那施行仁政与不施行仁政作对比。
编辑本段现代评价
  评价一   “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的是“民心所向,内部团结”。这其中“人和”更为重要。因为“天时”“地利”是客观条件,外在的。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   良好的时机是可以创造的,恶劣的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而一旦丧失良好的人群合作关系,我们只能走向失败。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已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相当了不起的。 评价二   我们应当看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密不可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其重要位置的主次先后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宜把三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哪一方更重要也不能做绝对化一成不变的理解。
编辑本段作者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或子居(待证实)或子车,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儒家学说创始者。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一岁: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于邹马鞍山西麓之凫村。据赵歧《〈孟子〉题辞》所记,孟轲系“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一周岁。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隐退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经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7
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 这次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60万人,国民党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这次战役中,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这次战役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的一个典型的战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13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 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 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 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不是并重,最重要的是人和。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 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 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 开的。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情况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 都来申请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 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 现在还常常用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 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的狂热 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 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重要的呢?
第3个回答  2012-05-16
官渡之战
第4个回答  2012-05-17
人无法胜天,天无法屈服地,人却生存在地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