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争夺战 茨威格 读后感600字,急!急!急!😣!😣!😣!

如题所述

《南极争夺战》
世人都是崇拜胜利者的,第一名总是被追捧,第二名一再地被忽略。

正如茨威格所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意味着一切,第二个则什么都不是。”(177)

英国人、海军上校罗伯特·斯科特和他的四个伙伴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南极极地(1911年11月1日至1912年1月18日),看到的是一面黑色的挪威国旗和一封占领者的信,挪威人阿蒙森嘱托这位第二个踏上这块土地的人将此信转交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一极其艰巨的任务:在世界面前为他人的丰功伟绩作证。

“返程的行军危险十倍”,2月17日,他们失去了第一个伙伴——大力士埃文斯,不久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劳伦斯·奥兹冻掉了脚趾,他成为了大伙的拖累,然而谁也不想放弃他,直到一天早上,奥兹突然站起来。“我出去走走,”他对朋友们说,“也许在外面待一会儿。”其他人战栗了。大家都知道这“走一会儿”意味着什么。但没有一个人敢说一句话阻拦他。没有人敢伸手给他和他告别...(180)

这是一个英雄的绝唱:“我出去走一会儿,也许时间长一点儿。”(《书趣》里的翻译,那天正好是奥兹32岁生日。)

剩下的三人继续前行,死神没有像你我这样被英雄的壮举打动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3月29日,一切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爬进了睡袋,在书写家信和严寒中迎接死神的到来。

11月12日,一只探险队找到了英雄的遗体,那些书信、文件,包括影像资料被发现并带回,英雄们的事迹奇迹般地复活了!

大英帝国的主教堂里,国王屈膝下跪纪念死难的英雄。看似徒劳之事再次结出硕果,被耽误的事情化做对人类的大声疾呼,呼吁人类集中精神去完成未竟之业;在壮烈的搏击中,英勇的死,死犹胜生,奋发向上直抵无穷的意志将会从失败中复活。因为只有偶然成功和轻易得手才会燃起人们的虚荣心,而一个人在和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命运抗争中倒下去时却最能显示他高尚的心灵。”(183)

与成功的英雄相比,英雄的失败更令人感慨,唏嘘

尤其是当我从《书趣》这本书上得知斯科特的对手是采用乘坐狗拉雪橇,并在旅途中精确地以雪橇犬为食这种方式直抵极地又迅速撤回以后,就更为他们的伟大所折服。

真正震撼人心的往往不是结果,而是那曲折艰辛的过程。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牺牲,唯有牺牲才会在人类的心灵上铸就一座座丰碑。

斯蒂芬·茨威格一生著有12部传记、9部散文集、7部戏剧、6本小说集、2部长篇小说(一部未完成)以及1部自传。可谓著作等身,是一个照耀过别人的人。然而1942年,在完成自传《昨日的世界》之后,茨威格却与妻子双双自杀身亡。

可见,无论是否感受过群星的闪耀,甚至即便也曾像星辰一样照耀过千千万万的人,一个人, 最终要走的还是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唯一应该遗憾的,或许是我们从未照耀过身边的某个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