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如何发行货币?这个各家的第一元是如何开始流通的?

1. 假设从0开始建造一个国家,一切都是“原始状态”:每个人都只有自己的土地和牲畜,这时需要货币流通。问题:第一元钱是国家印刷的吧?那么国家凭空就有了1元钱,能拿着钱去换取食物,是这样吗?或者说这一元钱是如何进入市场的?

2. 中央银行的钱是随便印的吗?如果特殊情况下,比如国家需要钱去给部队打仗,会不会让银行随便印钱,然后拿这些钱去供给部队?

3. 除了每年因折旧损耗的钱需要重新发行以外,中央银行根据什么发行发行新的钱?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人民币的总量是持续增加的,对吗?

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两种。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职能是一项负债业务,通过再贷款、再贴现、证券买入、购买外汇和黄金等各项资产业务,将货币注入到各商业银行中是第一步。央行吞吐的货币均为基础货币,真正流通到货币市场中的货币量通过公式Ms=B*m来大概推算得算出,其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m=1/(r‘+e’+c‘)(我国目前对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同样的,因此可不考虑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在实际运用中,为了简便的大概推算出释放到市场上的货币量,直接以m=1/r’来推算,目前来说m=5。第二步就是商行获得资金后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交部分资金到央行,然后剩余的按照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的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规定开始发放贷款等授信业务,对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的形式是以转如期在商行的存款类账户中实现的,存款增加,继续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缴部分存款,企业或个人发生业务由商行进行结算或转账,通过银行间清算系统或大小额转账,相关商行存款增加,同样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缴部分存款,派生存款也就是这样产生的。也就是说,真正流通到市场上的现金货币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我国按照货币流动性的标准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四个层次:M0=现金流通量;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机关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5
推荐你一本书 看了 你就全懂了 <鱼与美元的 故事> 谁写的忘记了 但是刚出没多久

经济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