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如题所述

您好,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今年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2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康波小秘书
第2个回答  2022-06-28
有三种,分别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机制、公开市场业务。
1、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三种,即: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8年,中国放弃了传统的基于信贷规模控制的直接金融监管,实施了基于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间接货币监管。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强制要求按规定比例提取和上缴存款准备金。由于其调节作用较强,不适合作为日常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证券,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它使用灵活主动,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然而,它需要发达金融市场、大量短期国库券和其他政策工具的合作。
4、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金额,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措施。这也有助于中央银行发挥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但是,它的使用相对被动,利率水平有限。频繁的调整也会导致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
拓展资料
关于货币性政策
1)货币政策,即财政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为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采取“紧”、“松”或“中”等不同的政策取向。
2)利用各种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调整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影响民间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四大工具是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以及基准利率。
3)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式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具吸引力、最重要和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由政府支出和税收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国民储蓄、刺激工作和储蓄来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4)货币政策经济和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影响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和信贷供给的程度,间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从而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理想平衡。
5)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的总购买力。具体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央行的重要目标。
相似回答